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推动为老助残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化、常态化

要啃硬骨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15日   07 版)

    在助盲的道路上,宋海峰做了8年的志愿者。这8年,作为北京何亚君助盲团志愿培训讲师的他只做三件事:陪盲人跑步、组织助盲跑活动、训练助盲跑志愿者。

    16年前,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雷秀雅老师带领学生创建彩虹宝贝特殊儿童心理干预志愿服务项目,为发展障碍儿童尤其是孤独症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为家长提供心理援助。每周末坚持陪伴,风雨无阻。

    2016年,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群热爱手语、热心公益助残的青年学子开始实施“融·趣”手语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项目,此后专注于服务听障人士,累计开展听障信息无障碍志愿服务活动6000余次。

    助残,在志愿服务领域里,是很难做的一类。在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看来,这是一块硬骨头。

    这块硬骨头要不要啃?怎么啃?是他时常会思考的问题。在2024年共青团为老志愿服务和助残志愿服务现场会上,他又向在场的所有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工作者“推介”这个“信号”。

    “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中,为老助残这部分必须做。”他说。

    怎么去啃?

    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发展轨迹中,志愿服务是从活动到项目、从随机性到常态化、从好人好事到专业运作的一个过程,这样才能保证服务的专业性和长效开展。对于为老助残服务来说,更是如此。

    “需要各级团组织的重视,从上到下一起推动。”张朝晖说。

    2014年,各级共青团、青年志愿者组织会同残联等部门,以“心手相牵,共享阳光”为主题,集中启动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

    2019年,团河北省委在全省启动实施“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重点围绕高龄、贫困、残疾、空巢、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困难老年人群体实际需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各种志愿服务。2023年,团省委聚焦智力障碍、孤独症儿童困难需求,又启动实施“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一大批团员青年、社会组织、大中专院校、爱心人士深度参与,派驻骨干大学生志愿者到35所特教学校开展为期1-3年的支教服务。

    四川共青团聚焦社区主场景,联合民政厅、教育厅开展“青春志愿·爱在社区”项目,发动全省134所高校12788个支部与5779个社区完成结对,常态化开展为老、助残、扶弱济困等志愿服务。

    ……

    作为活跃在社会服务领域里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和志愿团队也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不断衍生的社会需求而发展,从最初的关怀关爱活动到各种专业化项目,从单纯的助人到现在的以残为师、双向给予,再到通过公益创业的模式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为老助残志愿服务的理念不断升级,志愿服务项目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据了解,自2014年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开展以来,全国共选出为老志愿服务获奖项目和助残志愿服务获奖项目1243个。

    “以项目化推动,志愿服务不会是‘一锤子买卖’,会向更专业、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张朝晖说。

    在他看来,坚持做为老助残志愿服务很难,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需要更高的专业性。而这种难,也伴随着风险。“第一要防范危险。为老和助残志愿服务,是所有志愿服务中法律风险最大的。第二要恰当评估自己的专业素养,不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助老和助残都是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志愿服务,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赋能。第三,在志愿者工作中,各级团组织不要过于追求政绩,要做实,不要贪大,更不要浪费财力。”

    “我们必须要努力去啃下这些硬骨头。”他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15日 07 版

迎接“全国助残日” 致敬“阳光行动”志愿者
要啃硬骨头
轮椅里站起 拿起画笔
这份爱为听障生“响”了15年
在黑暗中跑成一道光
红绳舞动跳出视障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