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袋可以换两包湿巾!”周末的一个清晨,北京怡心公园,拿着宣讲册、穿着绿马甲的尹涛接过人群里递来的十几个外卖餐盒,完成了一次“交投”。作为成寿寺街道可回收物中转站站长,他从去年开始在这个位于北京南二环边的社区公园定期做外卖餐盒回收活动。活动现场印着“盒聚变”字样的绿色条幅,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前来一探究竟。尹涛与其他宣讲员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这些废品商不收的外卖垃圾,现在是他们要回收利用的“资源”,可以当场换成礼品,其中就有用回收后的外卖餐盒再造而成的中性笔、荧光笔与笔盒。
2023年10月,为进一步加强北京的塑料污染治理,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与负责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开始试点将外卖餐盒作为垃圾分类中的可回收物进行规模化回收利用,尹涛负责的宣讲收集活动就是其中一种探索模式。在此之前,根据《北京市可回收物指导目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外卖餐盒虽为可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但由于往往沾有污渍,被建议归为其他垃圾,作焚烧或填埋处理。
按照新的试点方案,一部分外卖餐盒将进入新的处理流程,以实现其再生价值。它们会被统一运往可回收物中转站暂时储存,等积累到一定数量,再被送至市郊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经过专业处理后卖给以废弃塑料为原材料的加工制造企业,“变身”为服装、手机壳、购物袋和各种文具再次进入消费市场。
事实上,外卖餐盒所经历的这趟旅程,也是2021年《目录》里认定的废纸、废塑料瓶、废金属等可回收物的基本处理方法。
从傍晚开始,成寿寺街道的可回收物中转站进入一天中最忙的时段。城市生活垃圾存在早、晚两个投递高峰期,回收人员通常在傍晚至深夜回到中转站集中交卸一天收集的可回收物。纸板、书本、易拉罐、泡沫等物品的回收价格从每公斤0.1元到10元不等。粗分好的可回收物按照分区被依次卸下后,再由各个区域的专员进行细致分类。例如,矿泉水瓶和洗发水瓶虽然都是塑料,但前者常为PET材质,后者多为HDPE材质,所用的材质不同,在回收用途上也有所差异,需要在中转环节分开储存。
分布在城市各个街区的中转站,是可回收物从每家每户的垃圾桶走上循环系统的“第一站”。但是出于环保的目的,中转站的规模往往较小,能储存的“资源”有限。相比之下,位于市郊的分拣中心面积大多在1万平方米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工厂”。 每天,源源不断的运输车辆将数十吨可回收物运往这里,经过拆包、分拣、压缩、打包等环节后,送到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实现“变废为宝”。
位于浙江杭州一家纺织企业的展示大厅里,大衣、家纺、玩偶等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它们都是由再生纱线制成的。在这家企业的工厂里,每年约有100亿只废弃塑料瓶走上“重生之路”,它们先是被切碎成小块,经过加热熔化变为一团液态涤纶,再通过特殊的喷丝头,像制作棉花糖一样被拉出细细的纤维。经过拉伸、冷却,最终被剪成长度合适的再生纱线,成为纺织品的原材料之一。这些再生纱线还曾被用于制作足球世界杯的球衣,登上过国际舞台。
根据2022年4月发布的《中国塑料污染治理理念与实践》国家智库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废塑料材料化回收量约为1900万吨,材料化回收率为31%,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74倍,并且实现了100%本国材料化回收利用,回收与再生利用产能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从事废塑料回收和再生利用的企业数量超过1.5万家,为约90万人创造了就业岗位。
在这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再生之路上,每个人都是参与者。经过尹涛和同事们的科普,越来越多居民开始主动保存、清洗外卖餐盒,为下一次的投递活动作准备;随着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那些人们喝完后丢弃的饮料瓶,也将走进各个城市的可回收物仓库,进入下一个循环。
实习生 陈鹏多 摄影 实习生 陈鹏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 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