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

推动“岗课赛证”融通 培育德技并修职业英才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17日   06 版)

    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位于被称为“江北水城,两河明珠”的山东聊城,是一所市属公办学校。在聊城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承借国家人才强国、技能强国战略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春风,学校以“厚德树人、精技立业”为校训,坚持建设、发展、创新、提升。2015年建成山东省规范化中职学校;2021年建成山东省示范性中职学校、山东省“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2022年认定为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立项为山东省首批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并于2023年高质量通过省中期评估。这是高级财经办学点交上的一份让人满意的教育成绩单。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十余年来,学校坚持党建引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内涵建设,深化“三教”改革,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精心培育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凭借守正创新的改革与实践,为学生铺就了“人人出彩”的成才之路。

    德技并修 铸魂育人

    “德者,才之帅也”,育人先立德。学校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党建领航、思政支撑、学生管理联手合力,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创优思政课教学、完善德育管理机制。通过学生一日常规教育、家校联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家规教育、宪法进校园教育、学习雷锋月演讲比赛、“传承优良家风 争做时代新人”读书征文演讲等活动,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通过思政文化类、文体类、专业类、非遗类等50多个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启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近10年,学校在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少年工匠心向党、青春奋进新时代”“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等主题教育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励50多项。

    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学校教务处充分发挥质量项目对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和技能大赛、技能证书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十余年深耕课程和课堂,以服务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为根本,基于技能大赛、行业认证的能力和素养要求重组课程内容,重构课堂生态,持续推进教学改革。2018年以来,学校承担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改项目18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门;建成市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市级以上奖励54项;学生技能大赛获市级以上奖励236项。

    校企携手 岗课融通育人

    亲产业是职业教育类型特性,学校坚持政行企校深度融合,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不断强化产教融合深度和校企合作水平,依托学校办学特色,育训并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值赋能,贡献职教力量。

    以产教联盟、产教融合型实践基地为载体,学校构建了政校行企等多元联合办学模式,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学校牵头组建了聊城市餐饮行业产教联盟和聊城市财经商贸类专业校企联盟,和蓝海集团、中国重汽集团等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共享产教融合校外实践基地44个,中餐烹饪、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发展,引企入校,与企业共建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餐烹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学校就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与需求开展常态化深入调研,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建议和意见,明确与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内容要求,围绕岗位胜任需要的核心能力,适应专业升级和数字改造,把企业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将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推进实施项目式、案例式、情境式和模块化教学,推动实现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融通。

    通过岗位锻炼、师徒传授、技术服务等,学校和合作企业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实习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基本形成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学生与学徒双身份、教师与师傅双教学、学校与企业双评价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让学生不断成长为具有较高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促相竞 课赛融通育人

    学校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形成“校赛、市赛、省赛、国赛”的技能大赛体系。

    坚持技能大赛全员化,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连续15年,教务处牵头,每年4月定为技能活动月,5月举办校级技能大赛,营造形成了“专业都有赛项,人人都有项目,人人学练技能”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爱劳动、学技术、重技能,校赛已成为学生成长、培育市级以上比赛选手的优质平台,通过大赛,部分学生直接被企业招录、部分学生免试升入高职,更多学生通过大赛学到了团队协作和工匠精神。2023年学校技能大赛共设置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短视频制作、电子商务运营等38个赛项,全员训练基础上1525名学生参加校赛并有684人次获奖;34个参赛队、87名选手参加聊城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并获奖37项;9个参赛队参加省赛并获奖4项,2个参赛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获奖2项。

    坚持技能大赛常态化,大赛成果惠及全体学生。对标省赛、国赛,各专业老师们认真研读历届赛项规程,将大赛新规范、新标准、新技术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实训教学与大赛训练结合、教学考核标准与大赛评价标准结合、专业社团与大赛项目结合、课内教学和社团活动结合,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规范操作、创新创意和团队合作精神,引领学生提升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聚焦成果导向,学校建立健全了技能大赛管理和激励机制,把师生个人发展融入专业和学校发展,形成了崇尚技能、追求卓越的大赛文化,师生相促相竞、共同进步。2023年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4项,实现了学校国赛成绩新突破。

    持续推进 课证融通育人

    学校自2019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以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引领试点改革发展,教务处先后组织成功申报智能财税、网店运营推广、工业机器人集成运用等14类“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建成14个考核站点,参加试点学生达到2000多人,覆盖所有专业。

    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和培训评价组织举办的“1+X”证书师资培训,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教师通过企业考察参观、顶岗实践等体验企业氛围,增强了工匠意识,提升了双师素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真实案例。目前,学校50多名教师具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考评员资格证书,开发课证融通课程20多门;1名教师为齐鲁工匠、齐鲁手造大工匠,10名教师为水城工匠,2个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专业教学团队先后被认定为省级教学创新团队。

    学校持续推进课程内容与证书标准相融通,组织各专业骨干教师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课程教学间的共同点和衔接点,通过融合式、叠加式、嵌入式等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分解融入课程标准,将职业技能培训中的新标准、新规范、新技术引入日常教学活动,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高质量就业。据统计,学校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都稳定在较高水平。

    通过融合共振,学校已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连续两年获聊城市中职学校办学质量评估A级,在2023年高质量通过山东省首批高水平中职学校中期评估,并获省级资金支持500万元。学校将继续坚持弘扬和培育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合岗赛证的能力和素养,持续推进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继续坚持技能大赛常态化,推进“1+X”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推进“岗课赛证”成果融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力求每一位高级财经学子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门好技术,成长为能工巧匠,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新山东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17日 06 版

一个研究生学术论坛为何“长红”22年
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发展
安徽成为新兴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
云南多措并举遏制高额彩礼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中南海小范围会晤
推动“岗课赛证”融通 培育德技并修职业英才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