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青年代表发言摘编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21日   03 版)

    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 刘明璇:

    过去几天,《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一直放在我的桌边案头,越读越觉得“真理的滋味是甜的”,越读越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寄予厚望。当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三句话,第一句是“志存高远,敏于求学,学有所成,锻炼成才”。第二句是“要当实干家,不做‘客里空’”。第三句是“与党和国家、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紫辰: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中记录了两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并作重要讲话。清华大学始终把握重大契机,因势利导深化主题教育。作为负责学校社会实践工作的辅导员之一,我亲身感受也亲眼见证了青年学子们在基层社会实践中“树立了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清华大学始终将就业引导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持续鼓励和支持毕业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清华学子定当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 薛思晔:

    2009年5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中慧楼看望我校各民族师生代表。翻阅《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时,我惊喜地发现,不仅民大的故事赫然在列,这张照片也作为重要的配图置于其中。书中其他学校的故事同样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这24篇采访实录,字字真情与青年心意相通,篇篇深意与青年共鸣共勉,我们要将总书记的关爱关怀铭记心间,踔厉奋发,沿着总书记的指引,坚定向前,不负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北京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 成瑞林:

    通过总书记工作历程里与大学生的交流交心交往的故事,我深刻感受到了总书记对青年一以贯之的关心关爱和平易近人,令我备受鼓舞。其中,“习书记叮嘱我们要当实干家,不做‘客里空’”一章令我感触很深。今年9月,我将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博士”计划前往联培企业开展实践锻炼,我将把握好在生产一线工程训练的优势,熟练掌握新质生产力工具,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企业生产难题,为促进钢铁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扛起青年担当。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郝雨昕:

    研读书中《校董会主席习近平勉励我们弘扬嘉庚精神》一文后,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嘉庚精神、重视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我在求学期间,正是因为受到了嘉庚精神的感召浸润,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追求什么,进而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习总书记曾强调要弘扬嘉庚精神,把这种极具特色的办学精神发挥出来。正是在学校独有的精神文化熏陶中,我坚定了成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努力弘扬嘉庚精神的梦想,决心要把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深切关怀转化为拼搏奋斗的实际行动。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朱怡斐:

    新时代青年应坚定理想信念,有志气。新时代青年应学好本领,有才气。新时代青年应自找苦吃,有骨气。作为新时代的同济学子,我也时常反思该如何学思践悟,做一个有“三气”的好青年。《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出版后,我校多个学生社团进行深入学习,打造了一批专题团课等学习资源,我作为一名讲师,面向基层团支部展开宣讲,从理论倾听者逐渐转变为理论传播者,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阐释。同时,我也积极报名参与“同行计划”大学生暑期实践锻炼特色品牌活动,希望能够追随总书记的足迹,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 胡玥:

    今年是我在天津大学的第7年,在乡村振兴、大型赛会、文明建设等方面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了1200余小时。我与团队创立“北洋爱传递”志愿服务队,面对乡村巨大的电脑缺口和城市大量“壮年下岗”的闲置电脑,让城市与乡村共享。依托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我们在甘肃、河北等地建设梦想电脑教室,用数字余光赋能乡村教育。我们应紧密结合自身学习和实践,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用到实处,把个人发展和和国家、人民的需求紧密相连,走好脚下的成才之路,在真学真信真用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练就过硬本领中担当时代重任,在奋斗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澳门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吴健豪:

    作为澳门的青年一代,我们将继续弘扬爱国爱澳精神,保持求学求知的热情与心系国家、心系特区的担当。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为将来走上社会,投身特区和国家建设做好思想品德、学识修养、能力才干等多方面的储备。澳门青年将继续深入学习、理解运用中华文化,学会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的同时,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澳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国家。

    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护理专业学生 朱亚菲:

    书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身份在不断变化,但是他与青年的交往交流交心,对青年的关心关爱关怀、指导引导教导一以贯之。2022年9月,初进学校的我充满迷茫,没有进入普通高中的失落充斥着我的内心。但是总书记说:“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这就像一剂强心针,振奋了我的心情。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努力学习护理专业相关知识,锤炼过硬本领。是总书记的寄语让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我想让更多像我曾经一样迷茫的青年感受到总书记对我们青年特别是职教学子的关心关爱。

    贵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8级硕士生,贵州花溪农村商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王宇成:

    在学校,我是一名学生,就当励学为先,把每一处知识学好,以品学兼优完成学业;在岗位,我是一名劳动者,就当报国为责,把每一件小事做好,2021年我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这就是传承与发扬的最好诠释。

    我会牢记总书记13年前的嘱托,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继续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杨宝光整理)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21日 03 版

品读领袖故事 感悟思想伟力
新时代青年该有的样子
青年代表发言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