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烟台理工学院:加快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29日   07 版)

    烟台理工学院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发展之路,在内涵式发展、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聚焦基础,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与教材建设

    抓好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与改革观,坚持“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强化应用、突出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以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的,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应用型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结合学科专业,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把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传递正确价值观,以增强学生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从而实现专业知识与立德树人的有效融通。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充分发挥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品质;深化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吸引力;完善应用型课程考核评价与质量评估机制,提高课程教学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从教材、课堂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考试等多维度推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变革,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应用型课程教学体系,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

    教材建设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学校一直重视优秀教材建设工作,发挥教材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定期组织教材立项,支持教材编写、出版与研究,学校出版教材数量逐年增加,涌现出一批反映专业特色,有影响力的精品教材。

    教材建设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较为成熟的产教融合教材体系。鼓励教材研究协同合作,积极协同教材编写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与各级教研部门、一线教师合作研究,开发适应产业需求的系列教材,《工程经济学》(第三版)、《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工业篇)第二版、《统计学原理》(第三版)等教材接连入选“省级一流教材”,成果丰硕。

    产教融合,探索要素融合协同式育人模式

    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产教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必由之路。学校采用“面向产业定目标、校企协同育人才”的思维,根据产业发展急需,坚持优化配置思路,建立“企业进入学校、技术深入课堂、学生走进企业”的产教协同育人新路径,及时更新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方案,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无缝对接、教育要素与生产要素融合发展。

    产教融合是一个双向发力、双向整合的过程,企业和高校都是产教融合的主体。一支既精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和发展基石。

    以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积极与企业、行业等联合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工作,推动实践教学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近日获批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3个,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与企业共建汽车新技术、新媒体等产业研究院,将企业的优质师资柔性引入课堂,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专项提升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开展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关键技术攻关,联合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联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不断提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以实现高校与地方互补互融,共生共享。

    科教融汇,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服务地方,以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共建平台、共享成果。学校牵头成立的黄河流域美丽乡村振兴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协同沿黄河流域9省18家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将有组织科研与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相结合,聚焦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人居、产业和文化四大领域进行研究和服务,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申报的“烟台市特医食品重点实验室(筹)”获得批准筹建,通过验收后将正式认定为烟台市重点实验室;成立的“烟台市海洋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获批烟台市技术创新中心,中心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为一体,以烟台市海洋信息技术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集聚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将科学研究、教学研究融入教师发展全过程。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工商管理教师团队荣获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工程管理专业教研室获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荣誉称号;区块链金融青年人才团队入选山东省第三批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

    将科技创新融入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激发对科研的热情,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开展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讲堂、科技沙龙、科技知识抢答赛、科技服务等系列赛事及品牌文化活动。发挥大赛“育人”功能,近五年,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学科竞赛合计获得奖项2242项,在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中国国际海洋水下机器人大赛等赛事中斩获“国奖”,满载而归。

    (信息来源:烟台理工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29日 07 版

城市黑臭水体为何屡治不绝
聚焦关键少数 医疗反腐加压发力
“引领城市年轻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宣讲交流活动(兰州站)举办
烟台理工学院:加快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因地制宜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