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课堂改革教学提质 技创融合人才增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31日   06 版)

    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更高要求。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紧跟行业人才需要,以专业群的《机械产品质量检测》、《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等核心课程为突破口,依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念,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融通岗课赛证要求,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组建校企双师团队,打造智慧化学习工场,培养心中有理念、脑中有知识、手上有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

    “纵横迭代贯穿”培养 学练做创知行合一

    学院实施“纵横迭代贯穿·三阶五环推进·校企融合共创”的教学模式。其中,“纵横迭代贯穿”培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技创融通能力;“三阶五环推进”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内化迁移;“校企融合共创”模式重在提升人才的培养成效。

    在“纵横迭代贯穿”培养模式中,学院以项目为载体,以流程为逻辑,采用“专任教师+企业导师”的形式,双师分层指导,对学生能力进行交替培养,学生在典型项目中学习技能,在真实项目中培养创新能力,促进技创能力融通生长。

    在每个教学任务中,实施“项目分类贯穿”式教学,分别以1个典型项目和1个真实项目为载体,贯穿基于工作流程划分的4个阶段性任务。其中,典型项目以学徒情景化课堂模式展开,师教生练,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真实项目以员工情境化课堂模式展开,师导生做,培养学生创造性、综合性解决智能制造产线上精密测量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学院还根据学生不同学习能力,发挥产业学院优势,采取校企“双导师”差异化指导学生完成真实项目,实现个性化成长。

    在“纵横迭代贯穿”培养中,学院还瞄准新标新技,响应最新专业标准,精准对接区域经济中汽摩产业精密检测行业需求,引入三坐标智能检测等新技术,构建真岗位、真项目、真工艺“三真”情境,优化教学内容,实现知识技能和岗位需求的高度适配。

    通过“纵横迭代贯穿”培养,学生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学练做创知行合一,助力知识技能系统生成,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意识、团队意识、工程思维、工匠思维等职业素养,设备操作规范性和测量任务的完成能力得到了企业高度认可,95%的学生顺利通过《PC-DMIS CMM操作员》行业证书中该模块的考核。

    “三阶五环推进”教学,巩固提升知识技能

    为了促进学生的岗位能力得到内化迁移,学院将典型项目和真实项目中相同的阶段性任务进行重组,按照先技后创、迭代增长的原则,以“三阶五环”的步骤顺序开展混合式教学。“三阶”即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五环”分别指自主探究、讲练习技、合作共创、展演获评、巩固提升五个环节。

    在课前的“自主探究”环节,学生通过“云班课”平台在线自主学习,对知识形成初步认识;在课中的“讲练习技”环节,学生观看专任教师的讲解示范,轮流完成典型项目的阶段性任务,掌握技能;在“合作共创”环节,校企双导师针对真实项目布置任务,组织课堂活动,通过智慧化学习工场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控,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真实项目的阶段性任务,培养创新能力;在“展演获评”环节,学生展示阶段性任务的完成情况,校企双导师针对成果展示和学习效果进行复盘点评,帮助学生把知识技能内化;在课后“巩固提升”环节,学生撰写实操报告,完成云班课在线测试,巩固提升习得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三阶五环推进”教学法,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反馈评价帮助学生拓展提升。课堂教学“技创交替培养”增强了学生面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解决了学生层次不齐、学习能力不强、迁移能力不够的“三不”学情,并通过深入总结,形成可推广的教学范式,掀起了职教课堂革命。

    “三阶五环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获评重庆市2021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优秀示范案例,课程获评重庆市2023年职业教育一流线下核心课、重庆市2023年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重点项目,课程教学团队参加重庆教学能力大赛获市赛二、三等奖,教师团队中1人获评重庆市“在线教学创新应用先进典型”。

    “校企融合共创”发展,提高人才培养成效

    为了提升人才培养成效,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构筑智慧化学习工场。学院依托校企共建的“智慧测量实训室”“智能制造产线”“虚拟仿真实训室”“吉星实训室录播系统”等产业学院,借助合作企业丰富的培训案例库,以及产业学院真实工作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贯穿式教学资源,打造企业级实训平台。

    同时,学院依托产教融合中心的平台优势,通过自研的三坐标检测VR测评系统、机械产品质量检测评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打造虚实结合、产学一体的智慧化学习工场,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知识要点难学习、实操技能难掌握、学习时效难控制的“三难”困境,用真情实景训练真技能,助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企业准员工。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将继续推进和完善“纵横迭代贯穿·三阶五环推进·校企融合共创”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为智能制造行业培养适配的复合型人才。

    (信息来源: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31日 06 版

擦亮“金字品牌” 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又到儿童节 加沙儿童的灾难仍未结束
普京再提和谈条件 俄乌冲突何时了
课堂改革教学提质 技创融合人才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