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头雁领航、雁阵齐飞”

“红领新青年”盘活乡村资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02日   02 版)

    “玉米地里的黑颗粒”,是村民对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吴山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科利的昵称。他长得高大,皮肤黝黑。原本在外打工的王科利,偶然回乡参加了“红领新青年”培训,之后便留在乡村发展。

    在他带动下,“共富希望田园”项目上线。村党支部通过土地托管和供销社合作共建了3000平方米育苗基地、400多亩水稻种植基地,村集体与45名银发劳动力合作种植玉米。玉米丰收了,王科利请来专业线上直播平台为农户“带货”,一场直播卖出10多吨玉米。晴空下的玉米地边,黝黑的王科利和村民喜笑颜开。

    王科利是团武义县委深入实施“红领新青年”培育工程中涌现出的一名“头雁”。9年来,武义县在农村、两新等领域逐步形成“选、育、用”的青年工作骨干培养机制,系统化、组织化地打造了一支党委放心、群众满意、能力突出的青年红领人才方阵。目前全县共培育“红领新青年”1730余名,其中156名曾获省、市级及以上荣誉,共帮助5万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基层各领域青年工作力量大大增强,在促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头雁”是村后备干部“蓄水池”,是跑出带富帮富“加速度”的领头人。根据“红领新青年”入党指标单列的政策,表现优异的王科利成了村党支部最年轻的党员。

    通过落实推优入党、优先推荐等制度,鼓励支持优秀“红领新青年”积极竞选党务工作者、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头雁效应”持续放大。9年来,武义县已有470名“红领新青年”发展为党员,共221名80后、90后优秀青年进入村社班子。

    90后退伍军人张璐,也是一名奋战在乡村振兴战线上的“红领新青年”。在消防部队服役期间,他手部被大火严重烧伤,被评定为因战受伤的残疾军人。退伍回乡后,张璐参加了第一期“红领新青年”培训并被评选为优秀学员,担任武义县下徐宅村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

    下徐宅村坐落于安地水源保护区上游,由于生态环境保护限制,村经济发展较慢。学习期间,张璐一直在思考家乡发展的新路子在哪里。当地地理环境优越,有多种野生药材。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仿野生种植“新浙八味”中药材之一三叶青的思路,逐渐成熟。

    在团武义县委、武义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帮助下,张璐成立公司,鼓励村民带地入股。他带着村民打造了近800亩林下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周边闲置劳动力4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每年增收两万余元,村集体每年增收30余万元。

    2020年,张璐当选为松树下村党支部书记。在帮扶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他还与4个经济薄弱村党支部打造了中药材党建联盟,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撑、资金杠杆、包收保障等服务,使这4个村全部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1850余名村民每年增收3500余元。2023年,张璐又瞄上了林上毛竹资源,与武义县10余个村共建共富,村集体增收共计24万余元。

    光有“头雁”还不够,团武义县委又酝酿成立“红领新青年”联合会,选出优秀创业带头人作为联合会理事,通过强强联合、以强扶弱的合作理念,形成“头雁领航、雁阵齐飞”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该地已打造毛竹产业、萱莲产业、梨膏产业、餐饮产业等联建项目23个。第十四期乡村“红领新青年”周晓峰带动8名志趣相投的“红领新青年”,抱团发展“短视频+餐饮”,已开设5家加盟店。

    团金华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红领新青年”在制度设计上尤其注重学习提智和实战提能。在实战上,围绕“中心工作、村务管理、产业发展、服务群众”4个方面,梳理细化352项干事创业清单,通过自选点单、组织派单、揭榜抢单等形式,择优选派“红领新青年”进行为期3个月的试岗锻炼。截至目前,共认领3000余项创业干事清单,并通过积分制度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向激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02日 02 版

“红领新青年”盘活乡村资源
如何帮助青少年拒绝第一支烟
最高法开门为未成年人普法
云南举行“红领巾爱祖国”省级集中活动
福建:检团合作共护“春蕾”成长​
提质升级 “粤”动向新
团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
展现新气象 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