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山东临沂积极搭建舞台服务青年成长

让优秀青年在乡村一线站“C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05日   07 版)

    乡村要振兴,青年当有为。2023年以来,山东省临沂市以服务凝聚培养青年人才为切入点,深入实施沂蒙青雁乡村好青年赋能行动和青年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以下简称“两项行动”),积极为青年到乡村服务搭舞台、创条件,助力乡村好青年挑大梁、当主角、站“C”位。

    一大批有志青年心怀梦想回到乡村、扎根乡村,投身乡村振兴大舞台,用智慧与汗水在广袤的田野乡土间奋力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

    青年“作先锋”,带富共富显本领

    兰陵县兰陵镇林屯村的健身广场上,老人们悠闲地散步,孩童们三五成群追逐嬉戏……宽阔整洁的道路、绿树掩映的农家小院,这一切村党支部书记王国陵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青年、乡村好青年、跨村连任村支部书记,这些“标签”“身份”让王国陵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2019年,团兰陵县委通过在外青年人才节日大走访活动,与王国陵对接,向其介绍县里的“四雁工程”“三青项目”人才政策。31岁的王国陵作出决定,把正在经营的家族企业交给他人打理,自己报名参加村干部考选。

    有的村民不理解,认为他放着老板不当,去当村干部,是想出风头。面对质疑,王国陵坦言:“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大有可为。可镇上一些村子这么多年发展缓慢,我看着着急,希望自己能去改变现状。”

    跨村担任林屯村党支部书记后,王国陵一心扑在村子里。为改善村基础设施,他四处奔波协调资金,还带头捐出自己半年工资,筹集资金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缮排水设施;为了让村民腰包“鼓起来”,他成立苗木种植合作社,解决了120人的就业问题;还成立水稻种植基地,自产自销优质大米……

    林屯村一天天变美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

    在沂蒙青雁乡村好青年赋能行动中,临沂市进一步加强政治激励,开设乡村好青年入党“绿色通道”,发展潜力大、能力突出的优秀好青年党员,优先推荐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青年党员、青年干部助推乡村振兴的引领带动作用。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推荐2234名好青年入党、1219名好青年进入村“两委”班子,310名好青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大批像王国陵这样的优秀青年脱颖而出,成为带动致富共富、助力强村富民的生力军。

    “归雁”返乡来,逐梦田园促振兴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期间,平邑县保太镇绿洋农场里游人如织,一批批城里的客人来这里开展农业研学活动和亲子露营。白天,在树丛灌木中寻找土鸡蛋,采摘桑叶制作味道独特的桑叶茶;晚上,听林间微风习习,夏虫唧唧,伴着星光入眠,让人倍感舒适。

    “我来自农村,希望用自身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农场负责人、95后省级乡村好青年任洪敏说。

    2018年,大学毕业的任洪敏放弃了去上海工作的机会,返回家乡创业。通过参加“青创课堂”培训,在青年创业导师帮助指导下,依托当地丰富的金银花资源,她建起了茶场,还利用自家农场开展休闲产业和研学游,成为当地有名的“归雁”人才。

    河东区青年刘畅与任洪敏有着相似的经历。看到家乡丰富的青年人才政策,刘畅放弃了央企工作,回乡创业,带领当地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全市建起大蒜、辣根等优质原料生产基地10余个,引领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4600余户农民由此实现了订单式农业生产,人均纯收入每年每亩增加500-1000元。

    在任洪敏、刘畅等青年人才事迹的感召下,村里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从特色种植养殖到电商直播带货等,一大批年轻人带着新技术、新理念、新创意回到家乡,汇聚成激活村庄的内生力量。

    赋能“新农人”,产业振兴见实效

    “樱桃红了,俺们再辛苦也不觉得累!”蒙阴县野店镇南峪村大棚樱桃基地里,果农们累并快乐着。一串串红彤彤的樱桃挂满枝头,丰收的喜悦在树丛间流淌……

    “我们村位于大山之北,洼地较多,常年的倒春寒导致每年果品的品质不佳,村民的收入也不高。”蒙阴县樱山红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伊纪锋说。2021年,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模式,发展高效农业。年轻的伊纪锋挺膺担当,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露天种果树的“行家里手”一进大棚却傻了眼,棚内温度控制、技术管理、施水施肥等难题,让见多识广的伊纪锋犯起了难。关键时刻,村党支部带着政策和服务雪中送炭,邀请农业科技人员,一对一指导种植技术,手把手指导大棚樱桃种植。如今,基地硕果累累,当地百姓的增收致富之路也越走越宽。

    兰陵县磨山镇乡村好青年王炜刚的富硒蔬菜种植也曾一度遭遇瓶颈,他打算通过农旅结合方式进一步拓宽经营范围,但苦于资金限制一直未能开展。

    团兰陵县委通过好青年遍访行动了解到这个问题后,主动与县农商银行对接,为其提供了100万元低息贷款,帮其建立了占地36亩的采摘基地。“真是帮了大忙!”王炜刚兴奋地说。今年“五一”期间,他的基地迎来5000余名游客,累计销售额30多万元。

    2023年以来,临沂市围绕青年需求期盼,通过聚集金融、产业、培训等要素,大力扶持青年创业,赋能好青年成长发展,累计为好青年发放金融信贷9.8亿元,扶持好青年创办农民合作社386家,家庭农场274家,举办13场创业交流会。同时,全市共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841支,吸纳优秀青年志愿者1.02万余名,服务群众21.6万人次。

    费县梁邱镇“电商助农”青年志愿服务队主动进村开展直播带货,一天就帮助北王庄村“消化”掉2.5万公斤滞销山楂;沂南县苏村镇青年志愿服务队面对当地大面积出现的黄瓜黄化病情,连夜联系农业专家到棚内会诊,为247户瓜农挽回损失500万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05日 07 版

让优秀青年在乡村一线站“C位”
2024“习酒·我的大学”逐梦奖学金全国启动仪式举行
探索“青马工程”与青年创新创效深度融合
让“童伴计划”更好呵护留守儿童困境儿童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