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上海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跃升

向“新”而行 “质”造力领跑新赛道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 魏其濛 邱晨辉 魏婉 见习记者 席聪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05日   01 版)

    从布局国内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到助力科创企业“从0到100”的大零号湾;从可以生剥鹌鹑蛋的手术机器人,到国内首台质子治疗装置;从建造首个国产大型邮轮,到丈量“世界之巅”的高精度时空信息产业……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时,感受到上海向“新”而行的信心和决心。

    来自上海市科委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6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占全市GDP的24.8%。

    推动上海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跃升的背后,是源源不断的“质”造力和加速蓄势的新动能。

    青年驱动,未来产业跑出“加速度”

    毗邻黄浦江,上海中心城区坐落着我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成立不到一年时间,这里已吸引近70家大模型相关企业入驻,其中40岁以下员工数量占比达70%。“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是模速空间的真实写照。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慈表示,“这里不仅汇聚了整条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还提供一系列要素保障服务,为科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生态。”

    人工智能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先导产业。如果说大模型是领跑通用人工智能的快车,那算力则是其核心引擎。走进模速空间社区,一楼墙上的屏幕实时显示着算力供应商的算力池资源分配和运行情况。自模速空间揭牌以来,首批算力调度、开放数据、评测服务、金融服务、综合服务等功能平台已进驻并开展服务;同时,面向消费、文娱、金融等垂直应用领域,以最高优先级政策支持,推动各类垂直场景小模型“首发首秀”。

    陈海慈说,模速空间算力调度平台已联合9家算力供应商开展“上海智能算力加速计划”,建立全市算力协调对接和使用分配机制,共同保障大模型企业算力“可用、够用、好用”。不仅如此,模速空间还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知名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连点成面,形成一个人工智能产研生态圈,赋能企业发展。

    “算力的支持直接决定了模型训练的成本和效率,这对于一家初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北京衔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丁成说。衔远科技是一家专注营销垂类大模型的初创公司,也是首批入驻上海模速空间的企业,如今已拥有一支80多人的团队,团队成员平均年龄27岁。

    “年轻人就要处在一个发展型赛道和空间,对公司来讲也一样。这里不仅有政策补贴,还打通了上中下游生态链,既有他们需要的算力、数据,又有落地的房租减免等政策。”90后丁成多年前曾在上海工作,对上海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印象深刻。辗转到其他城市发展几年后,他又被上海的“模力”吸引,重返上海。陈海慈发现,随着大模型科创企业的不断涌现,企业逐渐呈现“小型化、年轻化、去帽子化”的现象。

    “新兴产业的背后其实是新科技的驱动,是改变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年轻人的优势在于他们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且更具想象力,能放开手脚尽情发挥,应该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和空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苏楠认为,科创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像模速空间这样专业的孵化平台,更离不开宽容、蓬勃的科创生态。陈海慈表示,随着科创浓度不断提升,模速空间里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化学变化”,大模型公司逐渐衍生出各类垂直场景的小模型,这也让他看到了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可能性。

    创新策源,助力科创企业“从0到100”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介绍,上海平均每天就会“诞生”370家科技企业。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大零号湾是一片孕育科创企业的热土。“创业0起步、高校0距离”,大零号湾因此得名。作为上海目前唯一以“创新策源”为定位的功能区,在这里,众多科创企业实现“从0到1、再到10,最后成为100”的成长。

    专注研制新一代协作机器人的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卡公司”),是一家在大零号湾起步并逐渐发展壮大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创立于2014年,10年来已从一个小小的研发中心,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这里,多款机器人各有绝活儿,有的能准确“重现”人类用毛笔书写的字迹,有的会咖啡拉花,有的可以为新能源车自动充电。

    该公司产品线总经理刘博峰介绍,公司自主研发设计了编码器、控制系统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90%以上零部件实现自研自产。刘博峰是一名90后,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于2017年加入公司,负责研发类工作。他告诉记者,公司研发团队非常年轻,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00后就有十几位。“因为我们需要创新,年轻人能把新的思维带到我们的事业中去。”节卡公司副总裁常莉补充说。

    目前,公司的生产基地在江苏常州,在全国和世界多地布局了业务中心,但研发中心始终在大零号湾。常莉说:“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与高校合作,能招聘到合适的科研人才,产业上下游环境和优惠政策都让我们在这10年的高速发展期里获得了很多助力。”大零号湾内有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所“双一流”院校在内的多所高校,聚集近10万名在校师生、超13万名科技人才,是上海“校区、园区、城区”三区联动的实践地。

    地理位置是大零号湾的显著优势。用上海市闵行区科委副主任徐晖的话说,“很多交大老师下课后骑车就能过来”,真正实现“校内搞科研、校外搞科创”。徐晖说,大零号湾能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其匹配各类资源,小到孵化器、加速器,大到科创园区、研发用地、工业用地,以及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私募基金,“企业在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都能找到其所需的要素”。大零号湾区域已累计汇聚4000余家硬科技企业,其中包括660家高新技术企业、137家估值亿元以上企业、43家估值超10亿元企业、10家上市企业。

    产学研用融合,中国“质”造力领跑新赛道

    5月24日,记者在瑞金医院创新中心展示区看到,一台手术机器人在一名医生的“指挥”下,探出几条小蛇般的机械臂,在巴掌大的不锈钢托盘上,给一颗生鹌鹑蛋剥壳,还能不破坏蛋膜。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术锐创始人徐凯介绍,利用这台手术机器人,仅需在患者腹腔壁上开一个不到3厘米的皮肤切口,便可完成各种复杂的手术操作。该款机器人在妇科、普外科、胸外科等领域已参与完成上百例科研临床手术。

    在上海,东有张江药谷、西有嘉定械谷。瑞金创新中心就坐落在上海械谷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园,瑞金医院副院长赵任表示,瑞金创新中心以瑞金医院强大的临床科研实力为基础,吸引了包括术锐机器人联合培训中心、医学芯片研究所等在内的七大研究所和联合实验室入驻,这些研究所正是医学和产业结合、融合的代表。

    他说,术锐手术机器人公司在研发过程中,根据瑞金医院外科医生的意见进行了诸多修改和调整,例如将原本机器人使用的直刀片改为弯刀片,使得手术视野更广泛、手术操作更便捷。创始人也逐渐认识到只有和医院更加紧密结合的产品才可能更实用,最终选择械谷当做转化地。作为嘉定区和瑞金医院共同打造的一个产医融合创新平台,创新中心希望快速孵化出一些优秀项目进入临床,最终实现产业化,并造福老百姓。

    在上海,这类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些也是让苏楠最印象深刻的地方。“我曾经做过用户创新方面的研究,而上海的科技成果中,用户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她举例说,上海很多上下游企业之间,不只是单纯的制造商和用户之间的合作关系,而是将整个流程前置,很多新产品,甚至“首台”“首个”都是用户和制造商一起研发出来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表示,当前医学领域还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需要”,作为这些需求最前线的感知人群,医生和护士应当成为医学产业创新的源头。“医生在临床一线能感知到最迫切的医疗需求,由医生发起的创新链就会真正满足这些未被满足的需要”。

    “换句话讲,我们的医疗技术真正要涌现的一些‘从0到1’的创新,应该发生在医院和医生中,而‘从1到100’的规模化应该在创新主体及创新企业中发生。”他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 魏其濛 邱晨辉 魏婉 见习记者 席聪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05日 01 版

习近平向墨西哥当选总统辛鲍姆致贺电
习近平向冰岛当选总统托马斯多蒂尔致贺电
向“新”而行 “质”造力领跑新赛道
触摸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青春脉动”
嫦娥六号“蟾宫挖土” 轻舞月尘“启程回家”
擦亮高原蓝宝石
广西儿保手册之变见证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