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频频出现的汽车新设计究竟有没有必要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远 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06日   08 版)

    随着技术的发展成熟,曾经的“前沿配置”不断下沉普及,隐藏式门把手、全景天幕等几乎成了所有新能源汽车的标配。这些“撞衫”的汽车设计是否存在伪命题,会不会影响行车安全,相关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王志远/摄

    走进商场内不同品牌的汽车展销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各式各样的全景天幕、触摸大屏和隐藏式门把手等设计。有消费者在挡上汽车LOGO后感慨,不同品牌新车的外观和功能“撞衫”的频率越来越高。

    面对这样的趋势,消费者的态度大相径庭。有的消费者认为,这些创新设计不仅增加了汽车的辨识度,更展现了汽车厂商对于科技与艺术的思考;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些所谓的“黑科技”“新设计”尽管十分吸睛,但从实用性上来说,提升用户体验却成了伪命题,甚至影响行车安全。

    前不久,山西省运城市一辆问界M7发生交通事故,车上3人不幸遇难。事故中未弹出的隐藏式门把手成为不少人热议和关注的焦点。“频繁出现的汽车新设计究竟有哪些好处?”“这些设计究竟是直击需求还是盲目跟风?”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对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采访。

    为什么要将汽车门把手“藏起来”

    事实上,早在1954年的纽约车展上,奔驰300SL就采用了隐藏式的门把手设计。随着技术的发展成熟,曾经的“前沿配置”正在不断下沉普及,越来越多的车企将隐藏式门把手应用到更多车型上。近几年,隐藏式门把手几乎成为了所有新能源汽车的标配。

    “隐藏式门把手的普及,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方面,隐藏式的设计让整车科技感更强,消费者在开关车门时会与汽车产生更为高频的交互。”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认为,“虽然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并未简化‘人打开车门’这一流程,但它显著加强了人与车辆之间的互动体验,并赋予了车辆更为‘积极’的响应性。”

    张翔表示:“以‘平推式隐藏门把手’为例,通过巧妙运用感应装置,这类汽车门把手能够在车主解锁车辆后自动弹出,关闭车门时则会自动收回。这样的智能设计和动态表现,让原本有些冰冷甚至‘呆板’的车辆变得具有‘生命力’。”

    另一方面,在为车辆增加科技感的同时,隐藏式的门把手设计还经常被汽车企业用于宣传降低风阻和能耗上。

    “风阻系数是空气阻力系数的简称,是计算汽车空气阻力的一个重要参数。风阻系数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外形,风阻系数越大,则空气阻力越大,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也就越多。”张翔解释说。

    吉利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淦家阅曾表示:“在新能源汽车时代,风阻系数就是汽车设计的标志性指标。降低风阻系数不仅可以使电耗更低、续驶更长,还能减少动力电池的堆砌,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由此可见,将风阻降到极致成为了车企共同钻研的课题。”

    有研究数据显示,相比传统门把手设计,隐藏式车门把手结构降低了3%的迎风面积,能够较为明显地降低汽车在高速工况下的能耗。广汽埃安的设计师也曾透露,隐藏式门把手至少能为车辆提升5-10公里的续航。

    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杨立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效率和电池技术没有实现进一步突破前,降低风阻系数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站在汽车厂商的角度来看,通过隐藏式门把手设计来降低整车风阻系数,这一举动要比增加电池容量更为有效,且成本也更低。此外,隐藏式门把手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车辆侧面的碰撞损伤。”杨立补充说。

    消费者态度呈现两级分化趋势

    面对越来越多的汽车车企采用隐藏式门把手的这一设计趋势,消费者的看法不尽相同。一部分消费者认为,隐藏式门把手确实提升了车辆的美感和科技感,使车辆更具吸引力;也有消费者对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表现出了安全担忧。

    在家住北京的某新能源汽车品牌车主王佳宇看来,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让车辆显得更“智能”、增加了人车互动,通过智能感应、App远程控制和触控等功能,为用户的每一次出行增添了仪式感。

    来自河北的史宇超则表示,目前各家车企隐藏式门把手及其应急开关的形式、位置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对于首次接触某款车型的消费者来说,“打不开车门”往往会成为他们乘车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隐藏式设计门把手虽然美观,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史宇超补充说,“例如,在车辆馈电或车身被冰层覆盖时,隐藏式门把手可能会出现无法弹出的情况,从而影响日常出行甚至是救援逃生,因此,我在选购汽车时会更倾向于传统门把手设计的车型。”

    当然也有一些车企看到了消费者的痛点,为了兼顾颜值、便利与安全,在一些车型上采用了“半隐藏式”门把手,这种门把手集成了机械开锁与电控开锁两种模式。记者了解到,一汽-大众ID.7等车型均采用了半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

    新设计需平衡安全性和体验感

    事实上,隐藏式门把手只是近年来汽车新设计的一个缩影。全景天幕、触摸大屏等同样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

    北京车主吴超直言:“过去,驾驶员只需简单伸手按键,便可轻松调节车内空调,甚至可以实现盲操作,保障了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然而随着触摸屏的引入,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需要查看屏幕上的按钮位置,这无疑会增加驾驶的风险。”

    史宇超同样认为,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应专注于路况,任何分心的行为都可能对驾驶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或复杂路况下,驾驶员的注意力更应高度集中。因此,将空调控制等常用功能转移到触摸屏上,可能会对驾驶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史宇超对记者说。

    针对上述的问题,杨立表示,汽车厂商应充分考虑驾驶安全和用户便利性之间的平衡。在追求美观、降低能耗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消费者使用体验的关注。

    “车企需要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新功能、新设计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杨立也提醒消费者,应关注此类配置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虽然这类创新设计的故障率并不高,但一旦出现故障,其维修和处置难度要比传统的设计高很多。

    因此,车企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确保相关配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车企也需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和维修支持,以降低消费者可能出现的维修成本和风险。

    “车企在采用这类创新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以及技术可行性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克服其潜在问题。”张翔补充道,“同时消费者选购车辆时也要更理性,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车型。”

    “尽管隐藏式门把手、全景天幕等配置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归根结底要好好修炼‘真功夫’,而非‘花架子’。”张翔总结说:“各大车企应该将研发力量集中在用户更关注的纯电动续航、自动驾驶安全等核心技术上,只有在持续探索创新中提升用户感知,才能为消费者带来惊喜。”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远 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06日 08 版

频频出现的汽车新设计究竟有没有必要
杨美虹:福特汽车做公益从不是一锤子买卖
汽车产业智能化“下半场”怎么走 “创新”或成破题密钥
智能化水平升上去,用车成本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