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重人才培养质量 强体育教师教育之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06日   07 版)

    巍巍秦岭,秦汉唐雄风,在古城西安坐落着我国西部一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高扬“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赓续奋斗80载。在80载奋斗历程中,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专业发展生命线,坚守师范教育底色,打造体育专业优势。经过80载奋斗,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已拥有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设有国家体育总局和科技部认定的首批体育科普基地、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先后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赛事中成绩名列前茅,毕业生遍布西部各省区,为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顶层设计

    助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高元元表示,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院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以学科平台和保障条件建设为基础,以教学综合化改革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努力建成西部领先、国内一流、面向世界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体育教师在西部能留得住、扎下根、专业强、干得好、潜力大。

    以研促教、教研融合。立足学校教师教育研究优势,将应用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形成了以研强专,以教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一流科研支撑一流本科教学,让科研进入本科课堂,让学生进入研究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造学生的研究思维。突破课堂学习单维度知识、技能传授,将体育情怀、教育情怀、师德规范和学科素养通过系统的“实践教育”和丰富的“第二课堂”贯通起来,对标毕业要求,形成课堂学习、实践教育与第二课堂一体化学练模式,拓展学生的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坚持“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位一体。构建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针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目标不清晰问题,调研基层学校对体育教育师范毕业生应用能力的需求,制定了科学且具有前瞻性的应用能力培养目标体系。大一、大二通过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学生认识社会的思维能力;大三通过课程实训、综合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大四通过科研训练、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系统实施有效实现了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

    聚焦特色

    推动专业建设提质增效

    打破体育学习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教学模式,依据“OBE理念”,提出通过体育学习和体育实践解决强基之需,以实践育师、多维实践、实践强师为手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体育专业本科生“OBE+SPQ”实践育人体系新理念。

    面向产出导向,构建从育技到育人的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了青少年体育研究团队+中小幼教师+体育专业学生的育人机制,围绕教师与未来教师,形成双向互动的教育实践共同体。

    以体为主,创建运动实践融合多维资源融合机制。通过专业实践教学、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体育专业科普、学术会议讲座、各类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构建教学、竞赛、科研、社会等多方支持的协同育人模式,创造本科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落实中小幼一体化育人成效,共与省内12个基地校进行授牌签署基地合作协议,并制定系统的科普实践基地管评办法,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引进行业专家,打造支撑综合实践教育体系的一线师资队伍。聘请省内外42位教学名师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对教育实践进行全程指导,形成了省内外教学名师为主体,学院学科教学团队全程跟踪的综合实践教育一线师资队伍,结合一线行业需求,加强需求与能力培养的有效衔接。

    注重过程性评价,构建赛事为主的评价机制。以综合素养为导向,建立培养过程与结果双向评价与监测机制,通过过程监测加强对实践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与反馈,通过结果性评价发现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反馈与总结,实现体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育人体系的优化。

    重视课程思政育人。举行多种形式课程思政研讨,将思政元素融入体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鼓励教师积极申请各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以“整体设计、挖掘元素、课程特色”为线条,将体育本体思政元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政内容融入教材,引入课堂;鼓励学生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形式回馈学校、反哺社会,增强学生的教育情怀和师德规范,践行“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实现思政全过程育人。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协同育人。一是以艺术展演为引领开展美育育人活动。学院成立体育美育工作坊,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展演、公益节目录制、高水平体育赛事鉴赏等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二是开展党团活动协同育人。学院领导班子讲党课,定期举办教授茶话会、聘任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等措施引导学生成长;学院团委定期组织学生身体素质达标、未来教师技能大赛、队列队形基本功赛等活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加强教学秘书、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信息沟通,对师范生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形成全面关心学生学业、关心学生成长的育人氛围。三是红色教育培养革命担当。体育学院带领学生赴洛川会议旧址等革命圣地开展追寻革命足迹,铭记民族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光荣传统,不忘入党初心,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接续奋斗。

    成效显著

    打造人才培养亮眼品牌

    近年来,学院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显著。一是学生毕业、就业及升学率稳步提升,其中近70%毕业生扎根西部教育;二是本科生教育研究能力显著提升。2021-2023年度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三是学生竞赛成果丰硕。2021-2023年度体育学院学生获国家级比赛奖励59项;四是社会实践育人成效显著。学院承担并参加的志愿服务多种多样,比如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等各类高水平赛事志愿者服务、中亚论坛等会议志愿者服务等;五是综合素养显著提升。近三年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1人,西安市“十大杰出好青年”1人、省级青年大学习先进个人1人,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2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铜奖1项;六是师资力量雄厚。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1人,奥运会亚军、亚运会冠军1人,国际、国家级裁判7人,部委咨询专家及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类学术学会组织委员30余人次;七是校友发展成果斐然。建设成都、重庆、鄂尔多斯、西安、粤港澳大湾区等16个校友工作站,持续助力校友职后发展。先后涌现出首届全国十佳中学体育教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市优秀教学能手、省市教学名师、省市学科带头人、省市学校体育先进工作者、“十佳”校长等优秀校友代表;八是社会服务工作开展卓有成效。开展三下乡和支教、暑期实践活动和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参与社会青训机构的教学与训练指导、文娱活动组织;组建了“强体魄健身心——活力校园体育服务指导团”,累计招募278名专业志愿者,帮助19个院部、机关职能部门,为60余项比赛项目提供技术指导、项目编排和裁判服务。

    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显示出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建设的成效,体育学院将坚持践行初心使命,突出特色,在探索新时代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征程上踔厉奋进。

    (信息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06日 07 版

如何打开AI+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已问责171人
2023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3.2万件
首家省级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成立
新一代大学生为什么来到敦煌
图片新闻
重人才培养质量 强体育教师教育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