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青年教师张家惠:把握每一个让学生“记住”的机会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记者 许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09日   04 版)

    张家惠与学生分享《阅读与人生》。受访者供图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为什么能在其他各种势力和主义都失败的情况下,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又为什么能走出‘山沟沟’,走向全国执政?”不久前,在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课堂上,青年思政课教师张家惠向学生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学生们随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三五成群,围成一圈,声音逐渐升高。讲台上的张家惠静静地观察着,内心充满了欣慰和期待,这堂课的教学理念就是引导青年学生在探索和思考中成长。

    十多分钟后,随着讨论热度逐渐降低,张家惠这才对同学们说:“这一个又一个‘为什么能’的答案,就蕴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中……”

    “高高的马尾辫,笑容温暖而亲切,还总是蹦出一些很‘潮’的词。”这是该校电气专业本科生高鸿宇对张家惠的第一印象。对于从小到大对文科学习并不太“感冒”的高鸿宇来说,这位既严谨又活泼的思政课教师打开了他的“新世界”大门。

    “读历史原著才能让自己思考得更深刻,进而避免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碎片化阅读只会影响自己的思维”“认真上思政课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完成学分,而是实实在在能够解答年轻大学生的人生困惑”……这是高鸿宇上完张家惠的课的感受。即将步入大三,高鸿宇突然意识到自己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大学毕业后,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为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什么?怎样更有意义地度过大学生活?”

    高鸿宇在张家惠的课堂上看到了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的模样。他们之中有受尽酷刑却始终严守党的秘密的陈延年、陈乔年;两次被捕入狱,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任弼时等。高鸿宇说:“真正了解这些革命者鲜活生动的事迹后,才逐渐明白何为‘家国情怀’。他们坚定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勇敢面对挑战是极大的激励。”

    在张家惠的课堂上,学生们经常能听到让人热泪盈眶的革命英雄故事,令人肃然起敬的“时代楷模”事迹,还能接触到当下流行的网络热点。在张家惠看来,不同时代的学生各有特点,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就要不断更新课件、授课内容和互动方式,“如果未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失去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

    张家惠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能够把握每一个让学生“记住”的机会。

    去年,张家惠工作室入选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青年名师工作室。在这之前,她也曾获得国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教育部思政理论课教学能手的称号。在她看来,这些都得益于她所强调的差异化、互动性教学理念。

    她的学生们感觉这堂“概论”课总能或多或少给自己带来“恍然大悟”的感觉。课堂上,张家惠会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任务导学单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比如,在讲授“改革开放”专题时,针对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提出“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最大的实际”等问题;针对理工医学专业的学生,观看“改革开放回顾”线上系列视频,谈谈印象最深刻的事件,谈谈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针对艺体类专业学生,会要求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专业,讲述本专业改革开放后发展史,展现辉煌的同时也说说还存在哪些问题。

    “思政课程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张家惠认为,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上,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课堂之外,她便做起了学生们的知心大姐姐,大家在校园里遇到各种问题都能到她办公室里聊聊。

    张家惠发现,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大多聚焦于考研与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等方面。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有一次,一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找到张家惠,带着一丝迷茫问道:“老师,你会不会觉得我有一些特立独行了?”这个问题让张家惠感到错愕,因为在她看来,这个年纪的大学生正处于天马行空、充满创造力、敢于表达自我的时期,他们应该尽情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面对学生的困惑,张家惠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选择了倾听和引导。她了解到,原来学生是担心自己的特立独行会影响与他人的交往,甚至会受到他人的排斥。

    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后,张家惠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认为还是要对自己诚实,要花更多时间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同时,她也提醒学生,特立独行并不意味着要与他人隔绝,而是要在保持自我个性的同时,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本科生郭珺艺与张家惠的交流也是从一次“提问”开始的。之前,郭珺艺对思政课的印象还停留在老师单调地在讲台上念着PPT,学生们在下面各自忙碌。张家惠的一堂课彻底颠覆了他的刻板印象。大家不仅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包括他自己在内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能得到张家惠的耐心解答和深入讨论。这种开放、包容、互动的教学氛围,让郭珺艺感受到了思政课的魅力和价值,他将课堂吸引自己的原因总结为:故事化表达,带动学生的情绪;理论具象化,深化对内涵的理解。

    不过,想要打造出适应时代变化的优质思政课堂并不容易。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张家惠时不时也会遭遇“挫折”。比如,学生们对新增加的案例故事“不感冒”,课堂互动效果达不到预期……每当这时,张家惠的方法通常是:勇于尝试,不断修正,循序渐进。

    在她看来,每一堂课都“等待着”被塑造成鲜活、生动、富有吸引力的课堂,只有经过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才能闪闪发光。久而久之,这种精心备课、用心讲课的方式就会融入自己的生活,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张家惠说:“平等包容、勇于探索、坚持进步,是我积累的教学经验,也是我想传递给学生们的生活态度。”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记者 许革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09日 04 版

山西师范大学:用非遗资源上好大思政课
青年教师张家惠:把握每一个让学生“记住”的机会
“行走的思政课”走新更走心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