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朵上的爸爸》讲述了主人公翔翔在知道军人父亲为了救战友牺牲的事实之后,回忆自己是如何被善意隐瞒并快乐成长的故事。就像是一位旅者在扎营的篝火前,给周围的听众讲述经历的往事,这样的叙述方式很容易让看到这本书的孩子们读进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自诞生就最亲近的人,父母的缺失或者缺位会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影响。这种缺位不仅仅是指人在现实生活中缺位,更是指一种父亲之所以为父亲,母亲之所以为母亲的心理上的缺位。作品中的父亲则是一种现实不在场,但精神在场的不缺位。
作者胡继风擅长写乡村生活与留守儿童。《云朵上的爸爸》却转变视角,把写作对象瞄准留守军娃和烈士子弟。这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一种留守儿童的类型,不同之处在于留守军娃的形成是因为父母在军人岗位上保家卫国,他们是祖国的保卫者;而今天留守儿童的父母则是为了参与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他们是祖国的建设者。相似之处在于父母都不在身边,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父母都是一种不在场状态,不得已而缺失。
但是与留守军娃不同的是烈士子女。烈士子女在父亲或者母亲牺牲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不再可能直接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独属父母亲个人特质的父爱与母爱,而是变成了孩子对父爱与母爱的一种侧面感知。
书中描写了一个10年未见军人父亲的小男孩对爸爸的思念。作者用多种方式表现了父亲的存在,有无言的爱,有他人转述中的父爱,也有“竺爸爸”的父爱,这种心灵上的不缺失,使得翔翔的童年没有缺憾,而变为一种充盈的状态。
家里照片中父亲的存在,烈士陵园中父亲安葬之地的存在,是一种与父亲无言的对视。翔翔从小就没见过父亲,即使见过也都是在还没有记忆的时候,这个时候妈妈、老师、邻居讲述出来的父亲是一种被塑造出来的存在,从这样的诸多描述中也能够知道父亲的爱是温暖热烈的。
最后“竺爸爸”通过打电话构筑的父亲的存在,是翔翔感知到的军人父亲存在,实际上是亲生父亲与“竺爸爸”的存在相互建构交织形成的,得知真相的那一刻,这样混合的存在才相互分离,一种不是亲生父亲但独属于“竺爸爸”的父爱。
翔翔具有烈士子女和留守军娃双重属性,他成长的过程,就是在追问军人父亲存在的过程,不论是被隐瞒、被带离、被哄骗,实际上这种来自母亲、老师、邻居对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们让翔翔奋力地感受到父亲的存在与父亲的爱,实际上也展现出了一种大爱。
这部作品以孩子追寻、追问父爱为第一层次,又以社会层面上对于为儿童健康成长的普遍关爱为第二层次,最后讴歌了军人与祖国、人民与祖国、人民与军人的爱国主义。这部作品从小爱写到大爱,为我们提供了多层次的爱的表达。
(作者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
高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