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引项目 创模式 建平台

将青年视角纳入社区发展治理中

牟梓苓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18日   03 版)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张大维教授课题组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社区正尝试将青年视角纳入社区发展和治理中,着力探索精准满足青年需求的服务路径,举办的一些活动得到社区青年的积极反馈。

    武汉市武昌区中央花园社区引入“爸爸力”惠民项目,通过打造“父爱课堂”,让年轻爸爸们抽出时间在课堂上陪孩子一起做木工、折纸、画画等,让爸爸们更多参与到亲情教育中来,满足亲子活动和儿童教育的需求。

    2023年年底,社区设置“好爸爸”颁奖环节,专门由妈妈们上台给爸爸们颁奖。参加颁奖典礼的妈妈们很开心,她们感到活动不仅减轻了妈妈的负担,推动家庭的育儿平等观,还让爸爸在带娃中获得了满满成就感。

    成都高新区五根松社区通过盘活存量空间、激发青年参与活力、营造年轻态智慧新场景,打造主题创意美食街区、青年议事厅,推出“5G+智慧健康工作室”“微视界”“新川直播间”等特色项目。受社区温馨服务的感召,五根松社区的年轻人开始主动靠近社区、服务社区,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一老一小”最牵动人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表示,将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课题组认为,在国家倡导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政策背景下,扩充和优化社区的养老类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行动价值。这不仅能够加快推动社区的适老化改造,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缓解当代青年的养老压力,减少养老成本和养老焦虑,尤其是帮助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从这个层面而言,可以一并推动青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张大维教授认为,要让青年“住得好”,需要青年“多作为”,要逐步搭建起“真实需求全面关注、社区服务有效回应、公共活动持续参与”的青年社区需求-服务体系,促进青年与社区“双向奔赴”、青春与治理“同频共振”。

    他建议,建立健全青年社会组织、青年事务社工、青年志愿者等社区参与机制,引导青年在社区协商共治、社区公益慈善、社区公共营造等公共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社区服务项目质量,在更加精准适配青年生活需求的同时,持续满足青年参与社区的发展需求。

牟梓苓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18日 03 版

安顿好“一老一小”:破解社区年轻人的“急难愁盼”
将青年视角纳入社区发展治理中
年轻人进社区:有优势也要“吃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