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遗忘第2名的我们,这回竟记住了一次数学竞赛初赛的第12名。
近日,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17岁女生姜萍,以高分突围进入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在网络走红。和众多清华北大等名校背景的学子一起,名单里的中专生显得如此扎眼。在我们传统的经验认知里,中专生往往与职业技能密切相关,在基础学科的知识储备方面或多或少有所欠缺。正是因为这份冲突感、反差感,姜萍让广大网友大吃一惊、眼前一亮。
而姜萍的出圈,又催生出有冲突感的讨论。高手被埋没在民间,我们是否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重新审视人才选拔机制与评判标准?职业教育或亦人才济济,我们是否长期以来盲目追捧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的名校学子?冲突感让话题热起来,流量爆棚。
诚然,理性解读审视与适当延伸理解姜萍的出圈无可厚非,但聚焦于这一具有代表性但不一定有普适性的个例,将讨论上升至各种站位、宏观对立的冲突两面来制造话题、拔高立意,便显得过犹不及。我们不必因为女生取得初赛第12名,而站在性别对立的角度争执究竟是男生还是女生更擅长学数学,我们只需看见一位优秀女性在数学科学的领域闪闪发光;我们不必因为一位服装设计专业的中专生进入数学竞赛,而抨击名单上的名校学子,我们只需聚焦一名奋斗青年跨专业探索求知与奔赴热爱的熠熠光芒。
抽离出具有冲突感的标签背景后,姜萍的出圈本质上是一个热爱数学科学的女孩在伯乐的引导帮助下,于全球数学竞赛决赛顶峰相见的温情故事。姜萍的老师、江苏大学数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王闰秋,面对热爱数学主动求教的姜萍,不遗余力地将她引入高等数学之门,引入偏微分方程的研究方向。这也正是该赛事首届金奖得主之一、北大青年数学家“韦神”韦东奕的研究方向。当姜萍以93分的初赛成绩耀眼出圈时,王闰秋老师也在本届大赛的初赛拿到了个人最好的成绩——全球排名125名。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这场师徒相遇绝非“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邂逅,而是自我刷新、双向奔赴的温情相遇。这亦非缺乏普适性的个例,只不过姜萍自身附带的具有冲突感的标签,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其特殊性与影响力。剥去冲突感的附加后,“姜萍-王闰秋”式相遇温暖依旧,更为亲切平常。或许决赛入围名单里每一位看起来理所应当的名校生都或多或少遇见过自己的“王闰秋”老师;或许在车间里的一个年轻钳工,也遇见了自己的“王闰秋”老师,让他有一天成为大国工匠;或许在乡镇卫生所里一个刚毕业的医学生,也遇到了自己的“王闰秋”老师,让他更快地成长为一位名医;或许那名刚进派出所实习的警校学生,也遇到了自己的“王闰秋”老师,帮他有一天成为刑侦高手;或许一个在小河塘里扑腾的小牧童,因为遇到了自己的“王闰秋”老师而成为未来的跳水冠军……
无论是聚光灯下,还是光影之外,在各行各业角角落落,都存在这样温情的相遇——经验源于实践、智慧源于传承,共同热爱、共同追寻、相互激发,“王闰秋”老师们蹲下身伸出手,成就了好苗子也激活了自己。
事实上,在各行各业的金字塔顶端,达到最精深境界的人如凤毛麟角。也因此,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得一知己足矣!就如在偏微分方程的研究方向,在当地一个中专学校能热爱,并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地思考学习的人,屈指可数。姜萍与王闰秋,可谓知音难寻。
而能得到知己相逢的快乐,必须有自己的热爱,对某一方面的钻研,达到一定的精深程度。
这样,我们便可能成为自己领域的幸运“姜萍”,也有机会遇到传递幸运的“王闰秋”,我们也能享受这温情相遇的欢乐。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大三学生)
黄颖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