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苏州木渎镇——

凝“新”聚力 构建高效能治理新格局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21日   05 版)

    随着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日益壮大,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木渎镇持续做实“四新”行动,切实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服务和引领,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推动“新生力量”有效转化为“有生力量”,构建高效能治理新格局,助力经济发达镇培育工作提质增效。

——————————

    聚焦“新”场景,做实阵地焕“新”

    阵地前移,延伸触角,构建服务“新”场景。一是站点再延伸。木渎镇逐渐完善“1510”党群服务圈,多点位布局驿站建设,涵盖34个“渎+连心驿站”,重点打造15个“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在科创平台集聚区建设的“渎+”人才公寓设置红色直播间,不断拓展“新”地图,将学习阵地、服务触角等近距离延伸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身边。二是功能再完善。进一步延伸阵地触角,因地制宜打造“小哥驿站”“新友邻溪”驿站等特色站点。全镇驿站均配备座椅、书架、微波炉、充电器等硬件设施,放置急救药箱、雨具等共享服务用品,灵岩村“小哥驿站”充分整合闲置空间,增设快递存放服务,香溪社区“新友邻溪”驿站发挥小食堂功能,切实充盈驿站服务内容,让获得感、幸福感与“新”同行。

    聚焦“新”特点,做实思想凝“新”

    针对新就业群体分散性大、流动性强的特点,完善教育内容供给,创新教学模式,切实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教育管理。一是通过阵地共享,在有形空间实现无形感召。依托“渎+连心驿站”等先锋阵地,引导新就业群体就近就便开展理论学习,月均40余人次参与。定期更新刊物、读物、微视频等,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闲暇休息之余同时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二是通过活动共联,将有效参与变为有力引领。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新业态群体就近参与“凝‘新’聚力 感悟‘钉子精神’”、“暖‘新’护行 安‘新’出发”等活动。持续创新活动形式载体,丰富活动内容,进一步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聚焦“新”需求,做实服务暖“新”

    依托“渎+连心驿站”等阵地,围绕“关键小事”提供暖心服务。一是做实关心关爱。每年定期联合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和“冬至送温暖”活动,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炎炎夏日有凉茶、绿豆汤、小风扇等润心田,在冬至节气有汤圆、姜茶、暖宝宝等暖身心。村(社区)结合实际开展“暖心赠面”、健康义诊、交通安全教育等活动,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切实体会到专享礼遇、感受到组织温暖。二是聚力帮扶纾困。通过基层反映、行业组织反馈、活动现场收集等方式,畅通新就业群体诉求表达渠道。围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和心理压力大等困扰,今年以来针对性开展权益保障宣讲、政策方针解读等活动10余次,提供社保咨询、法律援助、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服务,以他们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切入点、突破口,提升服务质效。

    聚焦“新”力量,做实治理融“新”

    发挥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司机等群体穿梭街巷的优势,鼓励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有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是平安联盟联出强大“新”活力。吸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加入共建共治的“平安联盟”,积极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文明创建、垃圾分类、隐患预警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通过积分、表彰、奖励的形式鼓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在充实壮大基层治理力量的同时切实提升“两新”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二是凝心聚力共筑暖心“朋友圈”。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在关心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同时,组建辖区微信群,鼓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送餐送货时,及时上报辖区内问题,帮助村社区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使他们成为新时期共建共治共享的“好拍档”。

    (信息来源:苏州市木渎镇)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21日 05 版

爱买“刮刮乐”的年轻人,“刮”的是什么
“数字游民”:边工作,边旅居
凝“新”聚力 构建高效能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