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广西桂林:暴雨来袭 昼夜救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通讯员 周亮 杨玉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24日   02 版)

    “叮铃铃、叮铃铃”“有排队电话,有排队电话……”6月19日晚,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119消防指挥中心红灯频闪,铃声大作,不到1个小时,接到叠彩、七星、象山等多个城区群众的求救电话200余次。

    6月19日至20日,受强降雨影响,广西桂林城区及周边等地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累计降水量最大、影响范围最广、致灾风险最高的暴雨天气过程。面对这一紧急形势,桂林消防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6月20日4时许,象山区铁西二里11栋1楼的老人贺柏珠家里漫入了水。78岁的贺柏珠由于下半身瘫痪,一直和女儿陈女士生活在一起。“当时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刚好有橡皮艇要把一位老人转移出来,也可以带上我妈妈,但我后来放弃了。”陈女士说,母亲行动不便,当时最佳转移位置是附近的一所医院,而那所医院也积水了,她们决定留在家里。

    5时许,水漫上了贺柏珠的床。她身下的垫子、被子都湿透了。见状,陈女士赶紧扶起母亲往楼上走。“邻居是个年轻的小姑娘,她听到我们楼下有响动,主动打开门,招呼我们进她家。”这让陈女士既意外又温暖。邻居为贺柏珠和陈女士烧开水,还给她们煮面条做早餐。

    20日早上,因为贺柏珠需要就医,陈女士找到了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拨打了119电话求助。

    当时,在附近救援的消防救援队员们已经连续奋战了一夜,等待下一组队员前来轮换。但知道这个情况后,带队干部秦海涛当机立断,“救人要紧”,决定连续作战。20日7时许,秦海涛和队员们携带橡皮艇来到贺柏珠家楼下,整座楼大半被泡在水里,水下杂物众多,他们将橡皮艇朝楼道停靠好,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抬上橡皮艇,送至安全地带。

    “消防员倾尽全力把母亲救出来,辛苦了,我们非常感谢。”陈女士说。

    此次桂林洪灾期间,像这样群众守望相助、消防救援人员昼夜奋战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

    6月19日,叠彩区蚂蟥洲及周边区域出现大面积内涝。在一户受灾群众家中,洪水已经淹没了一楼,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急需转移。北门消防站消防员程俊逸和队友乘坐橡皮艇停靠在二楼窗下,他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婴儿。直到被困群众全部成功转移,程俊逸把婴儿交回其家人手中时,他才长舒一口气。

    6月19日中午12时,在七星区的东江军休所,一名91岁老人因家中停电无法吸氧,急需转移。离老人最近的救援小分队队长杨东升接到警情后,顾不得连续作战的疲惫,立即赶往老人所在的区域。他意识到,自己晚一秒到,老人就多一分危险。到场后,在医护人员的配合下,大家小心地将老人抬下楼,随后利用橡皮艇把老人转移到安全区域,移交给现场医护人员。

    据统计,自6月19日0时至6月21日9时,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共接报强降雨相关警情940起,出动消防车978辆次、舟艇954艘次、消防救援人员6849人次,抢救被困人员211人、转移疏散群众6205人,无人员伤亡。目前,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已奔赴排涝除险、运送物资、送水清障的灾后重建第一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通讯员 周亮 杨玉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24日 02 版

广西桂林:暴雨来袭 昼夜救援
深学细悟领袖寄语 挺膺担当时代使命 用火热青春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
江河一脉家国梦
解锁思政课新模式
向着科技强国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