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思想者观察

投身乡村全面振兴 书写“四个之问”的青年答卷

付丽莎 姜汶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30日   03 版)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支撑,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的实践基点。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理应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奔赴农村广阔天地建功立业,奋力书写“四个之问”的青年答卷。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守正创新破解“中国之问”

    科学回答“中国之问”,是理论的维度,也是实践的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也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与青年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广大青年要自觉学习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等党的创新理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增进理论认同;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体悟中国共产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伟大历程,增进情感认同;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投身实践、扎根乡村,结合专业知识发展智慧农业、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培育文明乡风,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同时增进思想认同,凝聚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的青春力量。

    广大青年也要在乡村全面振兴事业中认识规律、推广经验,以生动实践推进理论守正创新,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回答好“三农”领域的“中国之问”。

    以国际交流互鉴赋能青年,胸怀天下作答“世界之问”

    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效已经为全球乡村可持续发展和世界可持续发展愿景提供了新的参考。

    广大青年要拓展世界眼光,自觉参与国际文明交流互鉴,将海外国家乡村发展的知识与技术“引进来”,通过借鉴发展之“道”、吸收管理之“法”、学习工作之“术”、引进落实之“器”,推进中国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广大青年也要回应普遍关切,积极推动中国乡村全面振兴经验“走出去”,为全球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借助境外农业合作园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推广中国方案,使乡村全面振兴经验“走出去”,助力全球减贫和发展实践;通过参与国际青年论坛讲好中国故事,使乡村全面振兴理念“走出去”,以中国新发展理念开创世界新局面;推进中外青年交流合作传播中国声音,使乡村全面振兴价值“走出去”,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广大青年要通过交流互鉴、共同担当,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共享振兴经验、建设和美乡村,回答好“三农”领域的“世界之问”。

    以党的人民立场引领青年,以人为本回应“人民之问”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广大青年参与乡村全面振兴,正是人民利益的体现、人民愿望的反映与人民权益的维护、人民福祉的增进。

    广大青年要做好人民的“学生”,在调查研究、群策群力与服务人民中参与乡村全面振兴。通过走访调研“问需于民”,充分了解“学”“病”“老”“住”等所思所盼所需,瞄准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方向;通过集思广益“问计于民”,积极借鉴村民生产生活经验,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挖掘乡土民俗资源、传承非遗文化,提升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实效;通过评价反馈“问效于民”,借助参与座谈会、面对面谈心交流等形式倾听民声,根据村民意见及时进行调整,优化改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

    广大青年也要做好人民满意的“答卷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人为本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在青年与人民的交融中回应人民期待,回答好“三农”领域的“人民之问”。

    将农业强国建设重任赋予青年,砥砺奋进洞穿“时代之问”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刚刚破题,更为艰巨繁重的任务还在后面,决不能松劲歇脚,更不能换频道。”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建设农业强国的希望寄予青年。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参与理论宣讲活动,围绕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政策、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推动党的新思想新理论在农村大地广泛传播;要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将个人理想全面融入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之中;要练就过硬本领、勇于砥砺奋斗,认真学习农林知识、增强创新能力、锤炼意志品质,在科技助农兴农中解民生、治学问,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中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回答好“三农”领域的“时代之问”。

    广大青年要在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干,答好“实践之问”、读好“无字之书”,在新征程上继续书写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挺膺担当的青春答卷。

    (作者付丽莎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姜汶君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付丽莎 姜汶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30日 03 版

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守正”与“创新”
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
投身乡村全面振兴 书写“四个之问”的青年答卷
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长城脚下山村出产“摄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