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900人的村庄有42名摄协会员

长城脚下山村出产“摄影家”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 记者 郭韶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30日   03 版)

    最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花楼沟村很热闹。这里举办的“杏花映长城·杏韵金山岭”春季金山岭长城摄影大赛颁奖活动刚刚结束,“长城云海季·仙境金山岭”夏季金山岭长城摄影大赛便已开启。在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摄影展馆也于近日建成开馆,10多个展区、近200幅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

    花楼沟村,这个金山岭长城脚下的“摄影村”,正努力发挥农民摄影家特长,用镜头讲述长城故事,以摄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外地的摄影师来金山岭长城是找景拍,对于当地人来说,是好景等着我们去拍。”段久军是一位农民摄影家,也是滦平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从他家到长城仅需10余分钟。记者采访段久军时,屋外正在下暴雨,他计划雨停了就去拍长城。随时随地摄影,已经成了他的日常。

    段久军真正和摄影结缘是在21年前,他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农家院,为游客提供吃、住、领路等服务。那时来自广东汕头的摄影师王荐吾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函授班学习摄影,出于对长城的热爱,来到段久军的店内居住,一边学习,一边采风、摄影。当时农家院的客人不多,段久军比较清闲,便跟着王荐吾一起上山,学习拍摄长城。

    段久军记得刚开始学摄影时,相机是向朋友借的,不论是构图还是光影知识,自己一概不知。起初他拍照就是模仿,王荐吾怎么拍,他就怎么拍。

    那时在段久军的农家院里,挂了很多王荐吾拍摄的金山岭长城照片,以供游客观赏。王荐吾离开花楼沟村时,和段久军说:“你好好拍,以后墙上的照片都得是你自己的。”段久军当时觉得不可能,没想到多年之后,王荐吾的寄语成了现实。如今,段久军拍摄的照片获得过多个奖项,如第四届全国农民摄影大赛金质收藏奖等。

    花楼沟村文联主席、村支部委员周保全也是一名农民摄影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金山岭长城游客随之多了起来,原本在外地工作的周保全回村开了一家民宿。

    当时的游客以摄影爱好者为主,为了和游客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周保全和家人商量后买了一台入门级相机,“可以说我最初学摄影,就是为了生存。”后来,在和游客的交流以及上课学习中,周保全不仅学会了使用相机,还爱上了摄影。

    在花楼沟村,像段久军和周保全这样的农民摄影家并不少见。周保全介绍,花楼沟村的常住人口约900人,其中滦平县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就有42人。

    在段久军看来,金山岭长城所在的地区山势起伏好,敌楼密集,视野开阔,更能显出长城的气势和雄伟。

    “之前花楼沟村的摄影产业虽然发展得较为成熟,但农民摄影家基本上各玩各的,有些分散。”周保全介绍,2020年,花楼沟村通过合作社的模式,开办“长城人家”民宿,整合包括摄影、民宿、餐饮等文旅资源,同时向村民传达政策,组织相关培训等。

    当前花楼沟村和金山岭长城景区的文旅融合业态丰富,不仅有汉服旅拍店、杏花村农耕文化网红打卡点,还有“体育+旅游”项目等。金山岭长城景区与花楼沟村联合打造摄影主题酒吧,围绕长城摄影举办摄影比赛,组织开展第一届“青峰成林”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包括摄影技能培训、书画技能培训、根雕技能培训等。

    段久军坦言:“以前别人给钱,找我帮忙背包领路,我才上山。”爱上摄影后,他会主动拿起相机去长城拍照。段久军觉得,通过拍摄长城,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开阔,对长城的认识也不一样了。“别人从大老远来,花门票都要拍金山岭长城。作为当地人,我们更要拍好长城,宣传好长城。”

    段久军觉得,现在已经离不开长城,出门几天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登上长城看看,不然“心里空落落的”。“以前大家在村里聚在一起,就是打牌、喝酒,现在我们都想着长城,互相谈论的问题是:你拍了什么照片?拍到长城什么特殊的角度?”

    “长城的各个阶段、各个角度,都是不同的。”段久军说,现在他时刻想着拍下长城的风景,生怕有的场景捕捉不到。即便已经拍了20余年,他仍觉得金山岭长城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索。

    金山岭长城公司董事长张磊期待进一步挖掘金山岭长城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展览、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让游客能更真切、全面地感受到长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平衡。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丹萍 记者 郭韶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30日 03 版

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守正”与“创新”
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
投身乡村全面振兴 书写“四个之问”的青年答卷
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长城脚下山村出产“摄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