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5年团干部的工作经历,我脑海里首先跳出来的就是和青石崖车站伙伴的点点滴滴,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无数次去青石崖走过的那条路。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已经想不起来当初为什么去青石崖,但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青年在哪里,我就应该去哪里。
除了每天一趟的通勤车外,去青石崖车站的路有3条,沿铁道线穿隧道去车站最方便,但需要车站的伙伴们拿着对讲机接送,我不想麻烦他们,这条路一般我都不走。第二条路是最早的路,也是之前唯一的路。这条路比较陡峭,为了安全,我们在渠边绑绳子、在陡坡处挖了脚坑,但因为有水,稍不小心就会滑倒。有一次,答应给车站青年改善伙食,我早上去宝鸡海鲜市场买了点小龙虾、花甲,因为两手都提着东西,没办法抓路上的绳子,结果脚一滑,不仅胳膊划破了,小龙虾也全掉到水渠里了。心血泡了汤,当时的我有点丧气和懊恼,但转念一想,伙伴们每个月要在这条路上往返七八次,即便遇到蛇、野猪等也咬牙坚持下来了。我便站起来,继续上山。
后来有了一条新修的山路,这也是我走得最多的路。这条路稍微平缓一些,路的两头放有棍子,既能当拐杖借力,又能当武器防身——防止草丛中毒蛇的突袭。有一次我偷了个懒,没用棍子清理杂草,结果踩到一条蛇,吓得我差点从坡上滚下去。
这一条条不同的路,我一走便是5年。站里缺少土,我就背一些土上山;山里没信号,我就带些书给大家充实业余生活;青年爱养花,我就带些牡丹花籽种在花园里;青年待久了有时候心烦了,我也会赶去车站和他们促膝长谈。不知不觉地,青石崖成了我最牵挂、最想去、也是去得最多的车站。伙伴们和我的关系越来越近,我也从青年口中的“贾书记”渐渐变成了“晓雷哥”。
每一任宝鸡车务段团委书记都肩负着擦亮“共青团车站”品牌的责任。当我接过上一任团委书记的接力棒时,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让团旗在秦岭之巅永远飘扬”。这一想法的来源,就是一张团员青年们在青石崖车站升起的团旗下注目的老照片。照片中的旗杆在2009年站区改造时被拆掉了,我想让团旗重新飘扬在青石崖,于是我开始查阅资料设计团旗旗杆,手绘设计方案,方案改了一遍又一遍,推翻了一次又一次,最终确定旗杆高度19.19米、基台高度54厘米:这代表着1919年5月4日,刻在我心里的数字。旗杆建好后,我特意选在五四青年节这天,在青石崖车站举行升团旗仪式。升团旗也成为那时青石崖青年最庄严的仪式,团旗伴随着五月的花海,徐徐升起在秦岭之巅,每次都让我热血沸腾。
其实,这个过程中面临一个问题,团旗到底能不能升?当时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没有找到任何禁止的规定,当然也没有先例。后来,就这个事专门请示了上级,上级建议将升团旗改为升国旗。
回想团干部生涯,令我最自豪的事情,还是重建青石崖车站的荣誉室,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从2016年起,我就开始四处收集设计元素和灵感,不断完善设计初稿和项目报告;组织开展听前辈讲过去的故事,寻找共青团史迹,设计宝成铁路研学专列产品……由于车站位置特殊,运输建筑材料需要协调轨道车,但轨道车一两周才经过一次,而且装卸货时间很紧。为了降低成本,每次轨道车一来,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搬运材料上下车。2019年年底,青石崖车站荣誉室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出现,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青石崖的故事。
关于青石崖,总有说不完的故事,聊不完的回忆,那是我青春岁月中最美好、最难忘的时光。前往青石崖的路,每一步都艰辛而难忘,陪伴青石崖青年走过的漫漫时光精彩而热烈。一程有一程的芬芳,但无论身在何处,青石崖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深深镌刻在我的心中,总有一份执着的牵挂徘徊心间,总有一份独有的关怀向着那云端小站。
(喻涵 宋嫣然 整理)
贾晓雷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宝鸡车务段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