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毕业季落下帷幕,毕业生们陆续告别校园。
很难说清楚,每年的毕业季何时开始、持续多久。被论文、答辩、求职等安排一路“推”着走到夏天,更多毕业生真正意识到离别,是住在宿舍的最后一夜。
只是,并非所有的告别都是“浓墨重彩”。这一夜,也有“淡淡的”遗憾。
6月17日,宿舍只剩下常莉敏一个人。在附近公园欣赏了两个小时日落之后,她回到空荡荡的宿舍。夜深,回想室友离别的场景,她有些失落和难过,“我是做错了什么吗?”
几天前,她经历了一场“潦草的离别”。那天,宿舍几个人都在,有室友开始收拾行李,随后轻轻开门离去。常莉敏清晰听到,楼道里行李箱的声音从近到远,逐渐消失,“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室友走了”。
离别之际,一句“再见”都没有说,这让她还是有些意外。
更早的时候,常莉敏曾提出过一起吃顿“散伙饭”的想法。“当时,大家沉默了五六秒钟,非常尴尬。”以为室友没有听到,她重复了一遍,“大家一起吃个饭吧”。又安静了几秒钟,一个室友终于出来解围,“我和好朋友已经吃过饭了”。其他两个室友也开始跟着附和,“算了吧,我还要收拾东西”。
听到这儿,常莉敏似乎明白了大家的意思。
“目前的现状我也接受,主要是觉得遗憾、可惜。”在郑州度过的大学4年,她和室友彼此之间都“很客气”,虽然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但是也几乎没有共同的经历。“应该会有更体面的方式告别,但是没有,这让我有落差感,越想越难过,为什么没有一个拥抱呢?”
常莉敏把这番经历分享到网络后,超过29万人“围观”。毕竟,像她和室友这样的离别,确实超出了一些人的认知。评论区,一名中年网友,回忆起20多年前自己大学毕业时,“大家拥抱、挥别、痛哭”的记忆,很是不解,“现在同学之间感情这么淡了吗?”
这个疑问,在过往的学术研究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有社会学家把当代社会称为“无缘社会”——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际关系变得疏离,传统意义上的地缘、学缘、业缘等社会关系,都在日渐弱化和解体。
在此基础上,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管健进一步提出,当代年轻人的社交需求表现为,“拒绝甚至反感一切毫无边界感的黏稠化人际关系,不喜相识的眉飞色舞,也不愿分开时生离死别,对人际关系抱有淡薄的态度,君子之交淡如水”。
“淡”,确实符合一些年轻人对自己的社交定位。此前,“淡人”还曾一度成为网络流行的新社交人设。自称“淡人”的他们,典型特征之一,就是社交冷淡——“没有关系特别好的朋友,也没有特别讨厌的人”,对待身边人,感情淡淡的。
按照这样的标准判断,常莉敏觉得,自己算是名副其实的“浓人”——“精力旺盛、情绪饱满、分享欲爆棚”。
有网友安慰她,“你总要允许,不是所有人都能跟自己合得来”“成年人的告别,更多是静悄悄的”“好聚好散,平平淡淡也挺好”。想来想去,她有些释然。
为了克服害怕的情绪,这晚,常莉敏一夜没有关灯,零点躺在床上,开始盯着宿舍的天花板胡思乱想,直到凌晨三四点才隐隐睡去。
“浓”与“淡”的“冲突”,给常莉敏留下些许遗憾;而陈明昌和室友比较“淡”的感情,却因为告别,有了“浓”的升华。
6月22日晚,住在宿舍最后一夜,借着收拾行李的时间,陈明昌和室友进行了一场夜聊,9点多开始,凌晨快4点结束。“从大家毕业后的去向开始,聊到人生规划,想象30岁的自己在干吗,聊着聊着,开始回顾研究生3年的生活。”
“研究生3年其实很痛苦,毕业会有终于熬出头的感觉。但是,彻底告别学生这个身份,从校园走出来,也还是会有一些感伤。这个夜晚,算是对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个回顾和总结。”
过去3年里,他们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机会。
入学开始,陈明昌就明显感受到,身边人都抱有明确的目标,对大家来说,宿舍“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白天,大家会待在各自课题组的实验室,晚上回到宿舍,基本都已深夜十一二点,其他人可能已经睡了。平时能真正凑在一起的时间,只有每学期开始和结束的聚餐,吃饭之余,没有更多深入交流。
这一夜,陈明昌认识了“不一样的身边人”——考入家乡郑州体制内工作单位的室友,分享了自己的很多想法,“有些非常成熟,也值得我借鉴,平时很少看到他的这一面”;另一个选择继续留校读博的室友,情到深处,还聊起自己喜欢的女生,“我们之前很少说这些”。
两个小时后,早上6点,室友已经起床出发。当晚,陈明昌也告别武汉,坐上了回家的高铁。
住在宿舍的最后一夜,恰好处在“离开校园”与“步入社会”的“分界点”。普通一夜由此变得特殊,告别也开始具象化。
社交平台上,两万多条帖子,记录下这个夜晚的“告别”。有人把被子、床垫提前寄回家后,只能直接躺在床板上将就一夜,还因此被媒体采访报道;有人看着宿舍从“满满当当”变得“好大、好空旷”,开始感觉陌生,“大学的记忆像幻灯片一样在脑海中回放”;也有人因为与室友的一段普通对话,“突然绷不住了”,躲在床上痛哭……
不管是浓重的散场,还是平淡的结束,“浓淡总相宜”,都是在告别——同室友和校园告别、同过去的生活告别、同自己的学生时代告别。然后,学着做个“小大人”,开始新的生活。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上,赵留彦教授作为教师代表致辞时说:“毕业典礼在英文中叫‘commencement’,本身有‘开始’的意思——开始新的事业,开始新的生活,开始去读‘社会’这本更厚重的书。”
7月1日,周一,陈明昌入职,成为一名软件开发人员。来自湖北黄石的他,正式开始了在深圳的工作和生活。“期待未来,也是时候以‘职场人’的身份,迎接一些新的挑战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陈明昌为化名)
席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