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改革关乎国运 创新决胜未来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青年发展系列谈之二

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7月26日   01 版)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通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可以发现“创新”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之一。《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强调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动力。从安徽小岗村的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实行“大包干”,到深圳特区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开创了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深圳速度”,发扬创新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始终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方法论。如今,我国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23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居第12名,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3.3万亿元。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继续发扬勇于创新的时代品格,在全社会激发创新活力。

    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研究表明,重大创新成果产生的年龄峰值位于45岁以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取得主要成果时的平均年龄为30多岁。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很多颠覆性创新成果都是由年轻人主导完成的。近年来,我国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勇闯技术“无人区”,在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中挑大梁、担重任、当主角,成为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探索者和引领者。

    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当前,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些制约性的卡点、堵点,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仍存在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在为青年蓬勃创造力击节赞叹的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突破性、颠覆性成果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又一个创新点的积累。只有切实呵护创新热情,为创新创造提供稳定环境,才能让创新火花持续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为此,《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些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布局和措施,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刻把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这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措施,全方位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夯实教育之基。

    “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这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措施,全方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干事创业、成长发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这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措施,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保障和激励,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厚植人才沃土。

    “要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导、热忱关怀,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才寄予厚望,强调“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关口,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新形势,青年人才融入新时代改革大潮,奋力投身科技强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创新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7月26日 01 版

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凝聚改革共识,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团的各级委员代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改革关乎国运 创新决胜未来
清正廉洁守初心 砥砺奋进担使命
去乡村基层找寻青春答案
图片新闻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