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20多年来,西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一级军士长罗万军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这些年,罗万军在沙漠边缘的雷达站创造了20多万批次空情零差错的纪录,练就了敏锐捕捉发现敌情的硬功。
一次某型雷达性能检验,屏幕上出现一批“异常”空情,他们求证驻地雷达站却并未获得相关信息。工厂专家想要跳过这批“异常”空情,继续调试雷达性能。罗万军却急了:“这些也是论证新雷达性能的数据,怎么能随随便便就舍弃!”
经过几轮辩论,专家们拗不过这名老兵,最后同意录取相关信息。果然,信息录取不到一小时,上级指挥所便打来电话通报有关情况。
那年,某新型雷达列装,罗万军参与探索新装备。一段时间后,他学有所成,很快成为旅里战勤会议的常客,成了频繁登台传授经验的“授课达人”。“小卒不小,过了河也能派上大用场!”旅领导这样评价罗万军。
“20多年,为什么能一直保持战斗冲锋的姿态?”一位新兵问他。
“装备在变、任务在变、时代在变,今天是师父,明天可能就是徒弟。”罗万军的回答既是在告诫面前的年轻人,更是在不时提醒自己。
不久前的一天,训练室里,全旅抽调来参与考核的训练行家齐聚一堂。罗万军安静地坐在电脑前,对着训练系统一步一步学习操作。
在他身旁,刚获得战区空军比武第二名的下士黄旭东,正躬身在电脑上指示要点,向罗万军讲授某新型训练软件的操作方法。“这个软件是新配发的,我也是个‘一年级小学生’。”罗万军笑着说。
在该旅,罗万军称得上一位“传奇人物”。新兵下连不久,恰逢团里组织比武考核,罗万军竟然被意外抽中了。“一个新兵去比武,这不是砸连队的招牌吗?”战友们都不看好他。没想到,刻苦加练的罗万军居然在比武中一举夺得第二名,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从人工训练到模拟训练,从二代雷达到三代雷达……部队装备每换代一次,训练模式每升级一回,罗万军都要从“一年级”开始从头学起。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早已习惯了一次次重新出发。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高级军士也要常常‘回炉’淬炼。”罗万军说。
某型新装备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加载大量信息化设备,先进程度大幅提升,有的板件甚至集成了数千个信号,每个信号都具备相应功能。为了掌握新装备,罗万军用笨办法把厚厚的一摞资料背下来,笔记本上写满了电路图、公式表和设备数据。遇到不懂的,他就像新兵一样“打破砂锅问到底”。
有一次,上级组织机动比武竞赛。为了减少出动人员,两个岗位合并编组为一个战位,罗万军一人担负起两份职责。
为了这次竞赛,罗万军开始“加载”零基础的陌生领域技术。他每天都要学习仪器仪表使用。经过一个多月的强化训练,罗万军把装备上所有零件从头到尾“过”了一遍,把所有图纸牢牢记在脑子里,甚至琢磨出一套专业的检修排故“五步法”。最终,团队在比武竞赛中取得第1名。
罗万军的上衣里,贴身放着一本记事贴。纸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记载着他近期遇到的各种难题和解决方案:新的训练系统操作方法、无人目标的发现技巧、机动作战训练的重难点……
“训练探索的关键不在于兵龄长短、辈分高低、资历深浅,而在于那股子钻劲儿。”罗万军深知,只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学习训练,才能练出真本事。
一路走来,一摞摞荣誉证书见证了罗万军的拼搏与奋斗: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空军百名优秀雷达操纵员、战区空军时代先锋……
这些年,老兵的足迹始终烙印在一个个偏远艰苦的雷达阵地。单位的墙上悬挂着一张地图,罗万军指着地图上沙漠边缘的4个小点说:“这些地方我都待过。”战友们都感慨他没有走出过沙漠,罗万军却甘之如饴。
守在一线操纵员的岗位上,罗万军曾有3次转行的机会,但他每次都选择留下。入伍不久,站领导决定让他到上级机关学习半年炊事业务,回来后改干后勤专业,被罗万军一句“操纵员还没干够”回绝了;有一次罗万军取得单位比武第一名,团领导希望他能够从事更有发展潜力的雷达技师岗位,罗万军还是婉言谢绝了;2005年,领导看到空军雷达学院发来的油机专业结业鉴定表后,想让他去干油机技师,罗万军还是婉拒了。
“干操纵员,有永远学不完的东西。”罗万军早就定下决心,不管困难有多大,道路有多窄,一定把雷达操纵员这个工作干好。
常年戍守在荒凉的沙漠边缘,罗万军对家人充满愧疚。妻子黄淑华清楚地记得,结婚后第一次去连队探亲,正好赶上罗万军战备值班,她一路走了10多个小时,在营区又等了他12个小时,看到罗万军那一刻,她忍不住委屈地哭了。
后来没事的时候,她就喜欢站在单位的水塔上朝沙漠的方向眺望,因为她知道,罗万军就守在那个圆球型的雷达方舱里。
“我守着小家,他守护大家。”身为军嫂,罗万军的妻子深知丈夫战位的重要性,因此很支持他的工作,让他放心在岗位上拼搏奋斗,她忘不了罗万军反复跟她说过的一句话:“屏幕不大,但责任很大。”
胡勇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龚阿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