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探寻文化根魂 传承精神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牟昊琨 杨月 实习生 张博图 高云晴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8月17日   04 版)

    随着全国兴起“文旅热”,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纪念馆、博物馆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中感悟历史,汲取力量。

    这个暑假,对参加“第四届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见习营——纪念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5周年重庆行”的师生们来说,意义不凡。师生们一同前往渣滓洞集中营、白公馆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地,探寻历史足迹。

    清晨的阳光洒在重庆歌乐山下,沿着狭窄的走廊,见习营师生们来到渣滓洞集中营、白公馆这些历史现场,经过曾经关押过无数革命先烈的牢房,感受着当年他们经历的血雨腥风。当在课本上读过的故事直观地展现在眼前,大家心头一震。这种震撼,用语言无法表述。

    在现场,有一位来自云南的父亲带着上小学的孩子在“小萝卜头”雕像前敬献鲜花,他希望孩子在参观渣滓洞集中营和白公馆的过程中学习红岩精神。“如果我有一台‘时光机’就好了,这样‘小萝卜头’就可以来重庆吃火锅、冰粉了。”孩子对见习营的师生们说。他还想给“小萝卜头”送一套文具,因为老师讲过,“小萝卜头”在监狱里学习没有纸和笔,想要学习就用石头在地上写字。

    络绎不绝的游客中,还有一家祖孙三代在共游白公馆。见习营师生们了解到,这一家人来自成都,爷爷已是耄耋之年,搀扶着爷爷的中学生说,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讲过红岩故事,现在想和爷爷一起到革命旧址看看。“历史书太小,装不下他们的伟大,我们随手一翻就是他们的一生,英烈们戛然而止的故事就让我们来续写吧。我们虽然只是和平时代的普通人,但生活中同样有这样或那样的挑战,山河无恙,吾辈自强!”

    与渣滓洞集中营、白公馆这些以历史现场为主体的红色旅游景点不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展示山城魅力和文化底蕴的一家博物馆。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见习营师生们遇到了很多年轻游客,他们用不同的视角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烟火生活和文物知识的美妙碰撞,把博物馆当成了“第二课堂”。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的学生周萍说,“看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城市之路展厅的中医药匣,我想到,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文化根植于祖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它有强大的包容性,接受多元文化的渗透却不失本真,这是一代一代中医人的坚守。作为一名中医专业的学生,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也是我的责任。”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生邱星恒向见习营师生们分享了一张刻有诗词的文物瓷枕照片,“看古人的生活器物,我会不自觉地用专业知识把它们与现代生活做对比。”邱星恒说,“比如,古代枕头一般用竹、石、玉等材料,材质较硬,对头部骨骼发展有影响,现在我们用棉料或高分子纤维材料做枕头,更健康。”站在这些文物前,人们感受着沧桑巨变。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王潇峰更喜欢形态奇特的文物,“这些文物色彩斑斓,造型各异,既有实用器物,也有纯粹的艺术品。它们不仅展示了不同时期工艺美术的辉煌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他最喜欢的文物是“民国素三彩贴罗汉瓷瓶”,“罗汉们各异的神态,非常有趣又传神,有些就像在表现我身边朋友们的精神状态。”王潇峰打趣道。

    博物馆里展陈的《给移民老乡的一封信》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它记录了为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百万移民外迁安置的感人故事。“小时候对于三峡水库建设和移民搬迁的认知多来自媒体报道,今天在这里看到这项世纪工程背后那些细微感人的故事,我也被深深震撼,这座博物馆的魅力也在于此,记录、展示,是为了传承和前行。”见习营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生袁航说。

    当下,很多博物馆正通过不断的创新,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从沉睡千年的文物,到各种设计精巧的文博文创产品,博物馆叙事方式不断翻新,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了起来”,走进百姓生活,走进年轻人的“旅行备忘录”,连接起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

    随着国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主动拥抱传统文化,博物馆也成为他们学习、体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博物馆,他们不仅可以给自己“充电”,近距离地感受历史,领略文化的魅力;每到一个博物馆,还可以拍照打卡,体验文创设计,用博物馆为自己的旅行做标记。

    在三峡博物馆文创区内,有排队盖章“集邮”的小朋友,也有在各式各样萌态可掬的文创产品展架前驻足挑选的大学生。见习营成员、西南政法大学学生余诗谣说,“博物馆很新奇很有趣,这些文物仿佛穿越了时光,让我感觉历史书上的事件和人物就在眼前”。

    知来处,明去处。无论是纪念馆还是博物馆,都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承载着历史沧桑,历史因它们而变得具体生动。年轻人则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中华文化的尊崇与热爱,不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以自己的热情与智慧,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能。这场双向奔赴,注定意义非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牟昊琨 杨月 实习生 张博图 高云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8月17日 04 版

十年军旅铸忠诚 转战海关守国门
科技提速 匠心依旧
探寻文化根魂 传承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