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宁波将文化资源送达基层:

读者在哪里 服务就送到哪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8月17日   01 版)

    今年30岁的内蒙古小伙儿孟磊,已经在宁波大榭岛工作生活了10年。热爱阅读的他,朋友圈置顶的就是书的照片。大榭岛距离宁波图书馆40多公里,但作为一个资深“岛民”,孟磊深谙“借书之道”——只要在“天一约书”线上下单,图书馆就会把书快递到他手上,“手指点点,邮书到家”。

    孟磊见证了宁波图书馆把文化资源送达基层的发展历程:“最开始我自己买书看,后来岛上有了一个小图书馆,我就以借书为主。这里比较偏远,书的更新不是特别快,但自从有了邮寄服务,我可以在家收到宁波图书馆的书,每周三免邮费,特别方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具体举措包括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等。

    宁波图书馆事业发展部主任毛婕介绍,宁波图书馆于2017年推出“天一约书”信用借阅服务。“约书”主要有3种形式,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与物流合作。无论读者在宁波的哪个角落,是海拔800米的四明山区,还是象山鹤浦的渔岛上,都可在家中坐等图书“乘风破浪”而来。而且,图书可以就近归还到各区县(市)的公共图书馆中,通借通还。

    二是与社区合作。2018年,甬江街道湖西社区成立了首个信用借阅社区服务点。图书馆与社区工作人员合作,在图书送到社区后,由社区网格长代替快递员的角色,上门送书、取书,实现“约书”上门。

    “这种社区服务模式,在为居民提供便捷‘约书’服务的同时,增加了社工与居民的双向互动,打破了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之间的陌生和戒备,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有效润滑剂。”毛婕说。

    三是信用借阅柜。2018年12月,“天一约书”首台馆外信用借阅柜进驻轨道交通鼓楼站。放置当月,鼓楼柜的借还量就达到2498册次,居当时全国单台信用柜榜首。在上班、回家的路上顺便借书,颇受上班族欢迎。截至2023年年底,读者在鼓楼柜借还16.579万册。

    傅博雅和11岁的儿子共用一个图书馆账号,2023年“约书”484册,成为2023年全宁波“约书”最多的人。“我家楼下百来米就有一个借阅柜,下单后,图书馆免费把书送到柜,我去取书,非常方便。”傅博雅说。

    宁波有历史悠久的天一阁藏书楼,也有闻名世界的宁波港。“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傅博雅说,这是宁波人都知道的城市标语,宁波图书馆的“天一约书”让借还书在家门口就可以搞定。

    宁波图书馆馆长徐益波介绍,近年来,图书馆通过“天一约书”等信用借阅服务,实现了图书的便捷借阅,并与物流、社区、轨道交通等社会力量合作,确保了365天全时域服务,“读者在哪里,就把服务送到哪里”。

    孟磊最近还解锁了“你约我买”的服务,在新华书店“带走”一本传记类新书。“天一约书”在上线3周年之际开通的“你约我买”服务,对接新华书店,读者可以直接通过小程序下单借书。除了当场“带走”,书籍也可由图书馆配送上门,读者只需承担运费。

    无论从服务者还是读者来看,“天一约书”都是年轻的。该团队目前共有13名成员,70后两人,80后8人,90后3人;截至今年8月中旬,“天一约书”的读者中,80后超40%,90后超33%,00后及10后占比约10%。

    在徐益波看来,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要融入整个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图书馆的活动与服务应当紧密融合‘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与社会各界的新服务、新业态、新场景进行融合,创造条件、及时满足,让润物细无声的书香滋养更多市民”。

    2022年5月起,宁波图书馆与各团区(县、市)委合作,链接青年与社会力量,打造“青年书屋”主题书房。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的青年之家就是“青年书屋”的代表。

    毛婕介绍,针对初入职场的青年群体,这里定期举办“青年酶”成长沙龙。通过主题分享,提升职场新人的“软技能”,如解决问题能力、统筹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这不仅是一个阅读型沙龙,更是一个智慧碰撞与合作探索的活动平台,助力职场青年成长。”

    徐益波说:“我们还将积极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探索与其他文化、教育机构、社区等跨界合作,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公共阅读空间建设、阅读文化项目实施,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文化服务的协同效应。让‘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市民,让氤氲书香滋养更多群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8月17日 01 版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出版发行
高校深化改革“路线图”如何绘制
稳中有进 向新而行
江苏昆山:青年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读者在哪里 服务就送到哪里
“乘风破浪”送书去
巴黎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