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浙江宁波:乡村振兴青年先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8月21日   08 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行进到关键节点。全会专门强调了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让浙江省宁波市的“新农人”青年备受鼓舞。如何把理论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推动农村发展的具体实践中,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成为摆在这些“新农人”面前的一道考题。

    全国乡村振兴先锋、宁波鄞州姜山归本水稻农场法人汪琰斌,是最早的90后新型职业农民之一。他大学毕业后创办农场种植水稻,粮食平均年产量约3200吨。他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特别强调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看到这么多青年人能把自己的专业规划和人生定位融入国家战略,感觉很欣慰。”他希望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农业“加速跑”的身体力行,让更多人看到农业的希望,也希望更多年轻的思维投入到现代农业、农村生态、乡风文明等建设中,让农业产业持续迸发出生机和活力。

    团宁波市委围绕助推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以“美丽乡村·青春出彩”行动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家燕归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累计发动1.3万支大学生实践团队、10万余名大学生“下基层、到一线”,增强青年对家乡的了解和对“三农”的感情。

    7月中下旬,在团宁波市委指导下,宁波多支高校团队分批次前往田间地头,开展调研活动。宁波大学“乡村振兴 青年先行”实践团分别前往水产养殖基地、青创农场、农创客孵化器、艺术乡村、博物馆等,采用集中社会实践、返乡个体访谈、优秀青年座谈、典型材料文本分析等多种形式,开展“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宁波大学校友、浙江省乡村振兴共富青年先锋“青牛奖”(以下简称“青牛奖”)获得者陶顺顺大学毕业10年来,一直从事海水鱼类苗种繁育及研发工作。一个鱼类新品种的开发,往往需要6年以上的不断选育。陶顺顺介绍,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车间看鱼,每天晚上和鱼儿说了晚安,才能安心睡觉。

    陶顺顺参与选育的岱衢族大黄鱼,因为体型好、肉质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供不应求。他多次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优化,节约生产成本约35%,育苗密度提升30%,获得授权专利23项。陶顺顺在与青年大学生访谈时说:“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力量,也是我们‘新农人’应该发挥的作用。”

    在宁波,像陶顺顺这样的乡村青年带头人有很多。团宁波市委连续5年开展“青牛奖”寻访,常态化联系服务青年农创客近400人,其中3人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4人获评省“青牛奖”,这些带头人带动了更多青年投身乡村建功立业。

    28岁的海归“新农人”、宁波市镇海金果园蔬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杨一昕,是2023年“创青春”浙江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杨一昕认为,农业也要做长链条,生产、销售、供应一手抓。他运营农场微信公众号,对作物生长进行慢直播,与专业社群运营团队合作、在田间带货直播……一系列动作,让金果园全方位拥抱电商渠道。

    这种新颖的运营模式和思路,得到了镇海区青年“新农人”培育计划的支持。团镇海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镇海区聚焦青年‘新农人’培育,通过共建‘青农飞地’丰富平台载体、开展青年调研实践破解短板弱项、谋划素养提升计划夯实发展基础,持续迭代人才储备、成长孵化、机制保障等内容,多渠道挖掘、培育一批‘青创乡村’人才队伍”。

    为更好地服务青年返乡就业,团宁波市委组织了青农创业导师团,年均开展返乡青年就业创业培训100余场,培训帮扶青年1.5万余人次。实施“青年创业伙伴计划”,联合相关金融机构发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4万余笔,为返乡创业青年缓解融资难问题。

    宁波市(慈溪)青创农场位于慈溪市坎墩街道大学生农创园,是浙江省首批五星级青创农场。目前,园区重点发展以大学生为创业主体的都市农业和精品农业。已建成大学生农场20家,有创业大学生22名,其中农业农村部实用人才带头人1人、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1人、省十佳创业新星1人。玉兰果蔬农场场长胡晶金获得了浙江省“青牛奖”。

    余姚市横坎头村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优势,打造了涵盖“追忆初心”“筑梦前行”等“青春十景”在内的“青春建功乡村振兴”示范线,吸引超过1.6万名青少年参与路线打卡,沿线民宿、文化、餐饮等行业直接增收达540余万元,带领青年共同谱写“共富曲”。90后归国返乡创业青年黄徐洁在横坎头村打造了一家以红色为主题的农家土菜馆,聘请村里的大叔大娘们成为土菜馆的服务员,带动他们走向共同富裕。

    在产业赋能方面,团宁波市委搭建青年返乡创业平台,打造“青创农场”工作品牌,承接浙江省青创农场星级评定标准,累计创建各级青创农场215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农场35家,位居全省前列。拓展青年农创产品展销渠道,开展“团团青代言”等直播带货活动。2023年开展“青耘中国”直播助农活动34场,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超249万元。

    今年暑假,调研走访了不少乡村和“新农人”后,宁波大学实践团发现,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部分地方存在乡村产业不够发达、创新创业活力不足、社会支持和服务体系不健全、保障和发展要素供给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导致青年“动不起来、留不下去”。

    对此,宁波大学实践团提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培育乡村特色品牌,并根据农村实用人才层次和产业需要,引导高校、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因地制宜设置乡村特色专业、特色课程,开发网络课程,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村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乡村导师制,搭建导师库,发挥乡村专业人才的引领作用。此外,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支持力度,加快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立足乡村实际,认识和挖掘乡村本土文化,将乡村非遗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产业结合,加深农文旅融合发展程度。拓展乡村文娱消费空间,打造本土化新生代青年聚集地,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团宁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一线正是青年发挥才能的良好平台。“我们将持续深化校地协同推进实践育人的创新举措,充分发挥在甬高校人才优势,组织青年扎根乡村振兴第一线,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8月21日 08 版

洛阳:青春让古城绽放新颜
重庆彭水:“流动少年宫”成乡村孩子暑期好去处
浙江宁波:乡村振兴青年先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