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8月2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细推物理 何用浮名

——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会在上海举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8月26日   03 版)

    本报上海8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今天,“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会”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举行。美国物理学会、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代表,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代表,李先生友人代表,CUSPEA学者代表等分别在会上发言。

    2024年8月4日凌晨2时33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李政道先生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岁。作为李政道先生的“忘年至交”,李政道研究所所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张杰院士说:“李政道先生在诸多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贡献。这些成果中,除了有6项诺奖级成果之外,在许多领域也都是奠基性的贡献。”他表示,自1972年李先生首次回国访问开始,到2010年最后一次回国,38年间回国49次,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和人才培养,作出了诸多奠基性的贡献。

    作为开创华人获得诺贝尔奖历史的物理大师之一,李政道先生在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共发表了321篇学术论文,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贡献;作为推动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炎黄赤子,李政道怀着炽热的祖国情和浓烈的报国愿,用他杰出科学家的卓越眼光,为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作为倡导科学与艺术交融的智慧使者,李政道与中国多位顶级艺术家合作,将科学思想融入艺术创作,留下诸多内涵丰富、意蕴隽永的传世佳作。

    追思会现场,挂着的挽联是“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李政道生前曾多次引用这句诗中的8个字——“细推物理 何用浮名”。

    “在李先生近一个世纪的传奇生涯中,有太多值得铭记和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回顾先生的一生,我们领略到他在科学上的博大精深,和对祖国科教事业的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李先生的逝世是中国科技界的巨大损失。”追思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表示。

    李政道先生深知青年人才对于科学进步的重要性。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分别介绍了李政道先生对于本校以及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支持。他们提到,1979年,李政道先生发起并参与组织实施“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选拔推荐了一批优秀同学赴美深造,创设了我国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范式。中国高校许多学者通过该项目考试前往美国学习,他们如今或活跃在世界科技创新前沿,或在各自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李政道先生的积极倡导和建议下,我国正式创立了博士后制度,有效推动国家急需高级科研人才培养。无数青年才俊在这一制度的支持下,得以在科研领域精耕细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李政道先生长子、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部讲座教授李中清表示,李政道先生不仅启迪了他们的智慧,也是给予家人力量和旺盛生命力的源泉。“父亲教导我探索知识、追求真理,专注工作、谦逊为人、富有责任心、保持民族自豪感、正直为人、欣赏艺术、重视家庭与友谊,以及追求有所作为,而不是追逐金钱,物质与浮名。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爸爸还会说,‘我永远会是你的一部分;你永远会是我的一部分’。尽管这个时候只有家人在身边,但我想,父亲这句话既是说给我们的,更是说给他多年来的各位老师、同道、朋友,永远的科学和祖国。”

    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物理学会、美国物理学会、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并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设分会场,全球中英文线上直播。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8月26日 03 版

细推物理 何用浮名
国务院食安办通报对媒体反映的“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问题”调查处置情况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8+N”类
铁路“小甜橙”志愿者在服务中成长
“追风逐日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工业老城提升“青和力”焕发新生
增绿就是增优势
35年接力,少先队员守护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