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会获得什么?《姥姥的外孙》这部影片告诉你,可能会获得一套房子,也可能搭进去真心。这部片子的英文名是“如何在姥姥死前搞到100万”,它讲述了年轻人阿安希望通过照顾患癌的姥姥获得遗产。
在东亚的文化氛围里,为了遗产才照顾老人总归是有点“大逆不道”,不过由“外人”做似乎也“无可厚非”。阿安作为“外孙”,一个“外”字,区分了血缘的浓度。在很多镜头中,阿安和儿媳妇同为外姓人游走在饭桌之外,身份疏离又边缘。
感情上,阿安在听到姥姥患癌的消息时仍在打游戏,每周家庭聚会也没来过几次。家庭地位上,他没什么发言权,舅舅的一句话就能把他拦住,“儿子照顾母亲才是天经地义的,哪有让外孙来照顾的呢?”
后来,阿安怀揣着隐秘的心思住进姥姥的老房子。随着故事深入,年轻的“冒失鬼”和“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古板”开始相互试探,慢慢接近。阿安第一次早起帮姥姥摆摊卖粥,第一次在医院用鞋子排队,第一次抱住姥姥瘦弱如婴孩般的身体。渐渐地,他们放下对彼此的防备,阿安染上了姥姥的勤劳,姥姥也开始被他无厘头的段子逗笑。
与此同时,阿安第一次窥见上一辈隐秘又复杂的情感关系。老妈默默付出、不被重视,大舅精致利己、忙于工作,小舅赌博欠债、啃老成性。阿安原本坚信,“一切都可以交易”“付出就该有回报”,他不懂,如果不是为了房子,为什么母亲愿意换夜班照顾姥姥?小舅多次伤害姥姥的感情,姥姥为什么要把房子给他?他质问姥姥:“我在你心中排第几?”
在这部电影的豆瓣页面下,网友一边纷纷为阿安母亲感到不平,认为她所说的“付出总比得到令人安心”只是一句自我安慰的鸡汤。但与此同时,当他们回忆自己儿时与姥姥的点滴,还是忍不住纷纷“破防”。他们忘不掉姥姥熬夜纳的布鞋,忘不掉她步行几公里给自己买回来的糖糕,这些东西不值什么钱,但珍贵之处源于背后不求回报的爱。
当社会原子化程度越来越高,不知从何时起,“无条件的爱”成为一种奢侈,各种关系“明码标价”:遗产分割像是项目结项,按绩效结算工资;彩礼就像招投标,先看看诚意再押注;给朋友随份子就像去银行存款,无法等额置换就闹掰。
年轻人总把自己包裹在“淡人”的外壳里,嚷嚷着“电子断亲”,信誓旦旦地保证“封心锁爱”,生怕被一段关系拖累。在一项关于青年恋爱的调查中,“害怕付出真心被伤害”成为阻碍青年人开始一段感情的最大的理由,紧随其后的是“维护关系需要投入时间精力”。
用付出和回报衡量关系“孰远孰近”,也是卡在东亚家庭关系里的一根刺。我们无可避免地计较得与失,打听父母给各家孩子压岁钱的多寡、份子钱的厚薄,或是给兄弟姐妹买房出了多少力。但我们记忆深处最温暖的亲情片段,往往并不和钱有关。
刚看完电影,我就和朋友聊起了自己的母亲。每次回家,我的母亲总是帮姥姥杀鸡、拖地、洗纱窗,丢掉隔夜的剩饭,又被姥姥嫌弃。母亲说,她也很累,但每当姥姥拉着她的手,偷偷告诉她自己和儿媳间的争执、询问她该给亲戚家随多少礼时;或者是当家庭聚会结束,姥姥偷偷塞给她红包时,母亲又会觉得自己是姥姥最亲的人,“她什么都跟我说”。
心理学家认为,“无条件的爱”是“我们把脆弱的自己、全部的自己交给一份未知的感情的一种选择,是一种不在意结果地为一个人付出的信念。”正是因为这些“奋不顾身”的瞬间,一段关系才变得激荡人心。
就像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版本的《阿格内特与人鱼》中,男人鱼作为诱惑者爱上人类女孩后,不相信自己爱情的纯粹,最终在绝望中沉入海底。如果人鱼相信自己能够永远爱这个女孩,他就能从人鱼变成人,永远和女孩在一起。
想到同事之前写的报道,一个罹患罕见病的年轻人倒在路上,被曝光后,全国各地的网友有人寄来桃木的小斧头、有人给他画日落、有人打来电话安慰他,还有人凑不上律师费诉讼费也要给他捐钱。一些接受采访的人说,他们得到了更大的幸福。
相比追求“无条件被爱”,“无条件去爱”更能治愈人生。即使对爱的人滤镜破碎,幻想破灭,还剩一颗勇敢的心陪伴自己披荆斩棘。
“无条件的爱”并非天赋,也能后天学习。就像原本作为“外人”的阿安,一开始不断向周围索取,最后也学会了无条件将别人“排第一”,用姥姥给自己存的一百万元给姥姥买了墓地。当他轻敲姥姥的棺材,喊出“你在我心中排第一”时,乡野间的微风拂过他的泪,他们为彼此在世上的存在而感到喜悦。
焦晶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