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服务于乌鲁木齐县庙尔沟中学。
参加研支团,是一场青春的接力赛,更是一次坚定而无悔的选择。新疆分团是北大研支团的招牌,听闻了学长学姐们支教新疆、服务西部的故事后,我深受触动,心中也埋下了一颗赴疆支教的种子。今年7月,我和5位队员接过研支团的旗帜,来到乌鲁木齐,成为庙尔沟中学的支教老师。
对我们而言,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服务基层教育、感受祖国发展的契机。在这里,孩子的向往、家庭的期盼,以及北大的教育,让我们意识到,支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光荣与责任,也是我们坚定无悔的选择。
参加研支团,是一次深化校地合作、传承北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庙尔沟中学的学生多来自农牧民家庭,家庭对孩子的帮助有限。一位哈萨克族父亲曾对我说,“我们没有能力,只能让孩子长大。孩子的未来,只能靠她自己。”我们一直在思考,研支团能做些什么?改变些什么?为此,我们将北大资源引入中学,创办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比如说,我们创新开办“南山新燕”家庭教育论坛,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成长,每期超500户家庭参与其中;创办校刊《松韵·燕语》,组建校园志愿服务队,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志愿精神。
在这些活动的影响下,家长们更加关心孩子的成长,学生们也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焕发出了别样的学习热情。一名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以后一定要考到北大。”他们的梦想已定,而我们,要给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然而,一年时间太短,我们也希望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之中。为此,我们联合北大教育学院的专家教授,走访考察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实施长期跟踪调研,寻找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探索当地的实际教育规律,力图为庙尔沟中学乃至更多的乡村学校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加研支团,是“育人”也是“育己”,是一堂教学相长的实践课程。在他人看来,北大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理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们也曾一度认为,到这里我们只管教书,没有什么需要学习的。然而,当我们走出象牙塔,踏上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时,才知道,自己所知所闻不过是沧海一粟。这里的孩子纯粹、乐观,他们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染着我们向善向上;扎根庙尔沟中学的老师,坚守平凡岗位,数十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教会了我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平西梁村上下一致,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事迹,深刻阐明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引领我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我们服务的庙尔沟中学,只是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整个新疆,共有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300余名研支团老师,在沙漠腹地、在边境城市、在天山南北,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为孩子们的未来成长发光发热,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在新疆这片热土上书写着代代传承的诗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坚定不移扛起支教服务的旗帜,把北大特有的红色基因和家国情怀内化为支教奉献的前行动力,用知识和力量点燃祖国西部边陲的希望之火,让青春在新疆这片热土上熠熠发光。
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北京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团团长 钱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