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72岁的巴依卡老人时,一名年轻的护边员紧紧牵住他的手。在年轻护边员的心目中,巴依卡一家是旗帜,是感召的力量。
在塔县,几乎每户都有家人是护边员;随便敲开一扇门,你都有可能听到一家三代、四代守边的故事,这是一个个关于传承的故事。一名护边员说:“我们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能为祖国守好边境,干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觉得骄傲和自豪。”
生长在祖国边境线边上,他们仿佛生来就有一个责任,为国护边守边。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是我国最西部的一个乡。82岁的布茹玛汗·毛勒朵依然可以清晰地回忆起,当年19岁的她趴在雪地上,在一块青石上学刻汉字“中国”。“当我将‘中国’两个字刻在石头上时,兴奋得将石头紧紧抱在怀里,一整夜都没有睡着。”第二天一大早,她抱着石头奔向边境,郑重地将它安放在了国境线上。60余年时间,布茹玛汗老人在巡边路上行走几十万公里,在边境线一块块的石头上,刻下“中国”二字。
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布茹玛汗·毛勒朵是很多人的精神坐标。在她的影响下,她的3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先后加入护边员的行列,长孙也成为乌恰县公安局的一名民警。一家人一起守护祖国的边防。
采访那天,我们乘车沿着公路驶往边境线,在无法行车的地方徒步前行,来到执勤房,跟着这里3位女护边员去巡边。护边员擎着国旗,穿着迷彩服,走在前头。此时,祖国具象化了——界碑,绵长的边境线,各种风貌的土地,还有生活在各地的人民。
这天无风无雨,但高海拔和寒冷还是让我们走得很吃力。为了照顾大家,护边员们特意比平时走得慢了些,但我们还是跟不上。看着年轻的她们步履轻快地走在前面,我不禁心生敬意。
在祖国的边境线上,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边防战士、海关关员、边境警察、护边员……他们驻守在气候恶劣、氧气稀薄的高原,面孔被风雪“雕刻”。但在采访中,他们很少说到自己的辛苦,总是说同前辈们相比,他们的条件已经很好了,这让他们在苦寒的高原边境,感到幸福和充满希望。
如今在塔县,你总能看到一辆辆摩托车,车身上写着“边防巡逻”。同前辈们相比,现在的护边员工作条件确实有了根本改善。
以拉齐尼命名的执勤工作站占地5.2亩,设有物资库、活动室、餐厅、宿舍、服务站、学习室、卫生室等,这里是设施齐全的“护边员之家”。护边员艾斯尔江感慨道:“巴依卡等老一辈护边员巡边时,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全靠血肉之躯顶风冒雪、蹚水探路。现在道路、车辆、物资、住所等各方面条件都好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
“以前上一次山需要整整一天,下山也要一天,现在骑着摩托车就能上山了,特别方便。”一名护边员说。另一名也表示:“现在还能配上无人机,更方便了。”
在这里,夫妻二人都是护边员的情况很普遍。执勤点的护边员每月会定期轮换,轮换下来的护边员或参加培训,或回到家中照顾农田、放牧。
如今各乡都形成“一线护边助脱贫、二线畜牧促增收、三线旅游强服务”的发展思路,带动更多农牧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乡里借着新疆文旅热,给牧民发放毡房,扶持小商店,兴办牧家乐,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和文化服务等措施,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政府提供免费寄宿制学校,也让护边员们的护边生活少了后顾之忧。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采访中,一名护边员说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歌在帕米尔高原上流传很广。我感觉,这些歌词就是他们自己的真实写照,印刻在每个人的心间。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