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思想者观察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六力”支撑的科学内涵

曹东勃 胡皓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10月20日   03 版)

    拓展教育强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力,需要我们洞悉国际影响力与教育政治属性的逻辑关系,将教育置于国家发展全局与全球治理背景之中加以考量,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布局中占据主动,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发出中国声音、阐释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这“六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全面发展,其实质与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人民属性同源共流。

    “六力”既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准。深刻理解和把握“六力”的科学内涵,必然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其中,思政引领力直接体现教育的政治属性,确保教育服务于国家政治大局并始终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国际影响力在借助教育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以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同时,也传递着国家的政治理念,以此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与此同时,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其战略属性在人才竞争力与科技支撑力方面得以充分彰显。通过统筹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部署,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依托。民生保障力与社会协同力则充分反映了教育的人民属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需要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强化“六力”建设,以教育之力夯实国家之强,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奠定坚实基础。

    铸就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以铸魂育人擦亮教育政治底色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首要的就是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有效落实,确保教育坚定不移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教育的政治属性决定了要坚定不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回应并关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思政引领力正是教育政治属性的集中体现,它根植于党的理论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革命年代的思想动员到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成了一脉相承、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铸就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一方面要用学理讲透政治,即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其内在逻辑规律;另一方面要用专业讲活政治,即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归根结底,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培养其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坚实的政治基础。

    激发强大的人才竞争力以强化高质量教育驱动引擎

    教育强国建设在推进人才要素与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要素深度融合等方面发挥战略性作用,人才竞争力则又进一步推动教育的自我革新。作为教育战略属性的要素体现,人才竞争力是持续建设教育强国、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力量。

    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提出,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双一流”建设、强基计划、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落地,我们党始终将人才培养置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成功吸引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且日益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与激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为更好适应教育强国建设、培育和释放新质生产力,需要以才育才,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构建一体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增进教育连贯性和系统性。与此同时,也需要合作协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联合,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协作,致力于培养能够创造并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战略型、应用型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锻造强大的科技支撑力以盘活现代化教育资源优势

    科技支撑力是科技与教育相互赋能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教育体系现代化转型、应对数字技术变革挑战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与科技经历了从恢复重建到深化改革再到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这一系列变革,不仅体现在对高等教育科研投入的持续增加上,更深刻反映在对科技、教育体制机制的全面优化之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高度,科技自立自强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国家层面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科技支撑力推动教育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扩大现代化教育资源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不仅强调了科技支撑力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更彰显了其在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指明: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不断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锻造强大的科技支撑力,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其一,强化科技创新,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领域,加速教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教育手段与工具的智能化、个性化的迭代升级。其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科技融入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其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教育科技项目的投入与支持,促进科技成果向教育实践的高效转化。

    增强强大的民生保障力以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民生保障力意味着必须兼顾教育公平与培养质量,即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从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优质均衡和高等教育普及化,从教育精准扶贫到乡村教育振兴,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我国教育事业在保障基本、提升质量、促进公平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夯实强大的民生保障力,要牢记教育的人民属性,深刻认识“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正确回答教育为谁服务、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第一,深化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关注特殊群体教育需求,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的教育差距。第二,提升办学水平,优化教育供给。聚焦教育质量的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第三,强化政策支撑,扩大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促使教育经费得到优先保证,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教育环境。

    凝聚强大的社会协同力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教育格局

    社会协同力源自人民,又作用于人民,即凝聚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协同推进教育以更加符合人民利益、更加贴近人民需求。深刻把握社会协同力是打造育人合力、发挥社会力量优势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开辟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道路的必由之路。教育强国建设,非一校一域之力所能独擎,从希望工程的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近年来“互联网+教育”的兴起,无不映照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与贡献。凝聚强大的社会协同力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与责任。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注重教育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以此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稳固的社会支持。

    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大教育观”,明确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学校开放办学,积极吸纳社会资源,鼓励和支持家庭、社会组织及企业等共同参与,以教育合力共建共治共享教育治理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宽社会协同的渠道与方式,通过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开展在线教育活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等方式,打破地域和时空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广泛的群众。

    拓展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以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

    国际影响力是衡量国家教育实力与国际地位、推动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关键要素。从孔子学院的全球布局,到“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倡议的提出,每一项行动都彰显了中国教育面向世界的开放姿态与合作精神。拓展教育强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力,需要我们洞悉国际影响力与教育政治属性的逻辑关系,将教育置于国家发展全局与全球治理背景之中加以考量,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布局中占据主动,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发出中国声音、阐释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一方面,要求我们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布局中,更加注重合作交流的质量与效益,推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转变,实现从教育资源的单向吸收到双向流动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成为全球教育创新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与引领者,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教育新秩序,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曹东勃系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授;胡皓冰系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曹东勃 胡皓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0月20日 03 版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六力”支撑的科学内涵
大力弘扬探月精神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
加快推进“向绿而新”的县域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