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11月0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历史与未来相融合,城市赢得青春之力

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11月01日   05 版)

    如今,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这一过程中,固然需要科学与技术的“硬核”支持,也离不开文化传承的软性力量。越是走向现代化,越需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工作,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

    中国有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它们展现着各自独特的风貌。“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世人再度将目光聚集于这座古都——“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不论是中轴线呈现的城市格局的对称之美,还是各种古建筑文化要素的叠加,都体现出浓郁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漫步在北京的前门、大栅栏等历史街区,感受“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底蕴,自然会惊叹于北京城的文化气象与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

    西安、洛阳、成都等地,也纷纷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有机结合。大唐不夜城、洛邑古城、宽窄巷子……基于历史土壤之上的景区,不仅是城市历史的见证,也是重要的城市文旅资源。京剧、汉服、年画、剪纸……经过网络传播后,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受欢迎。当更多青年加入文化传承的队伍,历史感与未来感相互融合,为城市前行之路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在城市发展中做好文化传承,需要科学的统筹与设计。对于古建筑,应该将保护工作真正做到位,不能“先拆后补”,更不能搞“破坏式维修”。古建筑与历史古迹历经沧桑,它们经不起那些粗暴的“修理”。从宏观设计到具体执行,都必须结合历史文化载体的具体特征,用贴合实际的政策来指引现实中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只有这样,城市的历史特色才能得以存续。

    比如,山西省大同市为进一步保护古城,提出未经批准,严禁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江苏省南京市则尽可能地扩大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范畴,将20世纪遗产、古镇村、老字号、历史典故等纳入保护体系,对历史文化资源“应保尽保”。不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灵魂,都必须得到科学的保护。

    在城市发展中做好文化传承,还需要提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历史元素与科技元素的融合。近年来,不少博物馆推出线上游览项目,让人可以轻松获得全景式、沉浸式的游览体验。还有一些文博单位推出各种新奇的文创项目,或结合AI、大数据来激活历史资源、提升文化口碑,或深入文旅市场,助力文化产业,让历史文化元素有了更强的传播力,产生更大经济价值。河南安阳、山西平遥、湖北荆州、广东潮州等历史文化元素丰富的城市,凭借文博特色或古城风貌在网上走红,也实现了城市文化的“破圈传播”,在激活历史资源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保护好城市的历史传统,传承好城市的文化精神,也是今天的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一座宜居的现代化城市不可能只有高楼大厦,一定还需要强大的文化感召力与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还有许多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待开掘,各大城市的发展潜力,还可以在未来得到进一步提升。

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1月01日 05 版

塑造理想城市的N种模样
历史与未来相融合,城市赢得青春之力
愿未来城市“有爱无碍”
我心中未来城市的样子
什么样的城市能让青年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