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专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王志民教授

进博会为世界经济拓宽合作之路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梓昂 记者 陈小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11月08日   03 版)

    11月7日,上海,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观者准备品尝一款西班牙火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正在上海举行,吸引了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成为全球市场瞩目的一大热点。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不确定性,逆全球化倾向抬头的大背景下,本届进博会将发挥哪些“进博效应”?释放哪些“进博红利”?又将开启怎样的“进博机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教授予以解读。

    中青报·中青网:本届进博会吸引了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其中企业展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均超上届。在您看来,各国企业最希望从进博会中得到什么?

    王志民:境外企业来到进博会,瞄准的是中国庞大的市场,既包含“可以直接出售商品”的市场,也包含广阔的投资市场。而且,“中国市场”绝对不仅仅是“中国一国的市场”,中国相关产业的转移也能带动资本的转移,其溢出效应也很显著。

    同时,境外企业展示其先进产品成果,也能为自己引资,例如技术资金、人才资源的投入,能够推动相关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更宏观来讲,参加进博会也是境外企业参与“经济外交”的一部分。交易和投资需要与相关企业交流,进博会提供的平台不仅能让外企与中国企业交流,还能与中国地方政府交流,让企业充分了解、熟悉投资市场,为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双赢的平台。

    中青报·中青网:本届进博会将展示400多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越来越多中外企业将进博会视为参与首发经济的“首选地”,您如何评价进博会的首发经济效应?

    王志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表现为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进博会的首发经济就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目前中国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走向中高端,而且在向更高端迈进。国外来中国展示的产品要首先适合中国的市场,把最好的东西最先拿到中国市场来展示,才能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首发经济也反过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产业结构正向高端升级,这样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推动中国企业与其合作,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本届进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升级打造创新孵化专区,首次举办大学创业世界杯全球总决赛等科技创新主题活动等。您如何评价本届进博会的这些新做法?

    王志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靠新科技推动新产业和新模式”,主要集中在新兴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两个领域。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的新材料专区,就是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而建设未来产业,也需要创新孵化专区来推动未来科技的发展。本届进博会新增新材料专区、升级创新孵化专区,势必将更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首次举办大学创业世界杯全球总决赛,更是本届进博会的一大亮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的最核心人才就是年轻人。青年的创新能力是最强的,在进博会这样一个大舞台上给青年展示的机会,也是我们国家将目光放在青年身上,关注青年、培养青年的重要体现。

    中青报·中青网:通过进博会,很多国家高品质的特色水果、肉类、奶粉等农牧产品打开了中国市场大门,在当前世界经济尤其消费复苏乏力的背景下,进博会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王志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长期以来,进博会也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最根本目的。进口水果、肉类、奶粉等产品,直接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和“菜篮子”,让中国人吃上全世界的优质食品。进博会让全世界“最好的”产品都展现在中国人面前,能够极大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此外,进博会也让很多高科技进入大众视野,让广大百姓体验到最前沿的科技产品,在实际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其便利。如今世界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在人们的日常需求得到满足之外,功能丰富、品种多样的新产品能进一步刺激消费升级。

    中青报·中青网:7年来,许多中外企业搭乘“进博快车”,实现了“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转变,您如何看待这一“进博效应”?

    王志民:从企业角度来看,进博会让各国企业在这个交流平台上相互展示,进行创新交流,产生“鲶鱼效应”,能够刺激各国企业进一步提高其创新生产能力。宏观来讲,目前中国各产业面临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每年举办进博会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之间交流互鉴,提高产业水平。

    同时,进博会大大加强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进博会实现了更多外资的引进,也为中国对外投资拓宽了道路,有力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向高层次产业结构升级发展。

    从理论角度来看,关于“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经济形态”这一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博会就是重要实践举措之一。

    中青报·中青网:本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举办的一项重大经济外交活动,您认为这向世界释放出哪些信号?将对世界经济作出哪些贡献?

    王志民: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通过本届进博会,中国向世界传达了“开放是永无止境的”这一信号,同时也告诉世界,中国将持续高水平对外开放,下一步将越来越开放。

    我们一方面与高水平国际规则对接,另一方面也能制定高水平国际标准。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进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继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致力于建立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

    本届进博会也对世界经济作出了很多贡献。在逆全球化潮流之下,进博会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流提供了平台,拓宽了经济合作之路,是经济领域“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有力实践。同时,通过各国企业的交流互动,进博会有效推动了各国企业创新。目前各行业内部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细,进博会为行业提供的交流机会也能让其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达到效益最大化,利好世界经济。而经济合作也能推动文化合作、政治合作。从这一层面上讲,进博会为建立“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梓昂 记者 陈小茹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1月08日 03 版

透过“进博之窗” 看见“中国机遇”
进博会为世界经济拓宽合作之路
“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