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齐鲁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专业特色,逐步构建起了具有新一代信息技术特色、符合新时代大学生需求的多元思政育人新模式,形成了“五微”育人新格局,将思政教育融入到立德树人各个环节之中。
搭建微平台,迈进网络阵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好思想引领,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计算学部牢牢把握新媒体时代脉搏,用好微信公众号、易班及各级联动交流群平台,搭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阵地,为广大学生提供答疑解惑、互动交流、意见反馈的平台。拓展微信公众号功能,搭建“微思政”栏目渠道,将理论知识、思政活动、主题宣讲等做成系列推文发布,打造“指尖上的微思政”,以“微”传播讲述“大”道理,把微平台变为展示学生形象、弘扬正能量的新窗口,推动思政工作步入网络“微时代”。
讲好微课堂,推进思政教育。鼓励学生走上“微讲台”,开讲“微课堂”,在营造“人人思考人人讲”的浓厚氛围中提升学生文字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认同感和自信心。“微课堂”内容既有政治理论宣讲的“微解读”,也有交流学习心得的“微感悟”,还有对于社会热点话题的“微见解”,以及介绍身边的榜样或先进事迹。2020年以来已先后开展了“战‘疫’情,做先锋”微志愿、“寻初心·担使命”微党课、“青创”“青彩”“青学”“青思”专题微课堂,在各个新媒体平台做成系列展示,让更多学生观看、阅读和学习,将“微课堂”全面延伸为“微思政”。
编织微网格,贴近心灵深处。“网格化”是当今社会居民社区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计算学部借鉴“网格化”理念,坚持“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就要开展到哪里”的观念,将各团队、专业、班级、研究生课题组等划分为一个个“微网格”,让网格成为教育管理、思政引领、榜样带动的动力单元。编织“党员联系新生”微网格,为学生党员和新生结对子;搭建“微网格”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进行网格标准规范化管理;建立学情日志,加强党团互动关系,提升服务质量,提升解决问题水平,提升学生担当意识,确保“微网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常办微活动,走进学生日常。形式活泼新颖的思政活动对于学生更有吸引力,更能走进日常生活,坚定“四个自信”。组织学生通过“云展厅”参观学习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档案馆等场景,增强爱国情怀和道路自信;举办“云悦读”“云朗诵”“云竞赛”等微活动,加深理论理解,增强理论自信;观看“四史”等微影视纪录片,结合传统节日举办“云祭扫”“云新春”等微活动,传承红色精神和中华文化,增强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充实微学堂,促进知识共享。将“微学堂”建在各类微平台上,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实时共享安全反诈健康等小知识,节省学生时间、拓宽知识视野。由支部党员、学生组织骨干等排班发布,避免出现信息冗杂,辅导员老师给予点评,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提高学生检索信息、明辨是非的能力。将“精华帖”和“跟帖”形成文字材料共享在“微学堂”平台保存,吸引更多学生到“微学堂”共享知识和发表看法。
“五微”育人模式将思政教育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将“大思政”转化为“微思政”,让内容变得“接地气”,活动变得“有生气”,把思政工作做进学生心坎里,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思政教育在网络上被学生接受和认可,有效提升了思政育人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齐鲁工业大学)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