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作者是各个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家书中包含的“真话”“真事”和“真情”是十分宝贵的“平民生活史料”。11月19日,由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发起的“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走进中国人民大学,以直播的形式“云游”该校家书博物馆,带领60多万名观众“打卡”这座有温度的高校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是全国首个以家书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是家书博物馆的“发起者”和“守门人”,2005年,他牵头发起全国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正式开启了家书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事业。据他介绍,目前,家书博物馆有8万多封馆藏家书,正在展出的3000多封都是具有珍贵价值的精品,其中既有名人的家书,也有普通人的家书,时间跨度达四五百年。
在展出的众多家书中,20世纪20年代陈独秀致胡适等人的13封信属于“镇馆之宝”。这13封信表面上是《新青年》编辑同仁关于如何办刊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分野。“陈独秀的信太重要了”,2009年的一天,在得知这13封信即将公开拍卖时,刚刚携4万封家书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张丁四处奔走,最终在两位校友的资助下,通过国家文物局实施文物优先购买权,以拍卖价554.4万元购藏了这13封珍贵的信札。
在家书的搜集过程中,让张丁印象深刻的捐赠故事有很多。吴德融是曾长期在驻外使馆和中央对外贸易部任职的一名老专家,2016年的一天,当时已年过八旬的吴老先生拉着一个买菜的小车,给家书博物馆送来了他珍藏近半个多世纪的家书,前后送了四五次,总共2000余封。张丁介绍,因为工作的原因,吴老先生的信有中文、德文、英文,反映了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00年前后的外贸系统的某些历史侧面。
在直播过程中,馆内一封带有血迹的家书格外引人注目。这封家书的作者名叫郭天栋,1946年4月,年仅18岁的他参加了革命。1949年6月13日,在咸阳阻击战中,郭天栋所在部队经过13个小时的激战,最终取得胜利。但这位年轻的战士并没有亲眼见到胜利,他和另外65名同志在此次战役中牺牲,而这封带血的书信是他写给父母的,他甚至还没来得及把它寄出去。直到后来,战友们打扫战场时,在他的衣兜里发现了这封沾满鲜血的家书。
张丁介绍,目前家书博物馆的常设展分为明清家书、民国家书、上世纪五十年代家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书、两岸家书、留住家书等9个单元。除了一些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重磅书信外,也收录了一些有趣的家书。“这是1991年庄严致女儿庄小羽的3封图画家书。”张丁指着墙上的一组手绘和文字“混搭”的家书说,这封家书虽然内容都是生活琐事,但因为形式非常有趣,所以成了馆里的“明星展品”。
在直播的最后,张丁向观众介绍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由来和进展,“家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体现,是非常值得留下的文化遗产”。他呼吁社会公众一起参与到抢救民间家书项目中来,一起留住家书。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校史馆是高校历史、文化和精神的缩影,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将邀请高校博物馆和校史馆馆长、负责老师以及大学生讲解员等嘉宾做客直播间,分享高校的文博故事。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出“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旨在通过直播向社会推广高校文博资源,打造贴近青年的云思政课,发挥“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作用。
本报北京11月19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蔡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