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款卫生巾因实际长度短于外包装标明长度,被消费者质疑“偷工减料”。网友实测发现,多款知名品牌的卫生巾内吸收层长度,均明显低于其标称值。卫生巾是数亿女性日常使用的基本生活物资,其质量标准问题自然会引发广泛关注。从相关报道来看,卫生巾厂商在现行标准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取低值”,似乎已成为行业通病。这让不少消费者感慨:“卫生巾是用来吸水的,不是用来缩水的。”
事实上,消费者并非不能容忍生产过程中的微小误差。在国家标准允许的、由机器生产造成的合理偏差范围内,卫生巾的实际长度略有增减,大多数消费者都能理解。但是,真正让消费者介意的,是卫生巾实际使用价值的“缩水”。有网友指出,卫生巾包装边缘部分通常无法使用,测量时应以实际棉芯长度为准,但许多卫生巾即便算上包装也未能达到标称长度。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国家标准规定的误差值是“正负值”,但网友在测量中,发现市售产品几乎只存在“负误差”,而鲜见“正误差”,甚至有产品的偏差程度超出了标准范围。这些现象,难免让人对厂商动机质疑——是否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追求更高利润,而故意在卫生巾长度上钻规则的空子,牺牲了消费者的利益?
某些商家面对产品质疑时,不仅没有耐心解释,还摆出“爱买不买”的恶劣态度,更激怒了消费者,以至于部分品牌在社交媒体上遭遇集中“抵制”。与此相反,部分商家面对消费者的质疑,表示已加紧改进生产工艺,力求以后只出现“正误差”,则获得了不少网友的支持。这种对比生动说明:消费者期待的是商家能够正视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提升卫生巾的品质,并给予合理的解释和补偿。尊重和负责任的态度,才是消费者真正看重的。若长期在卫生巾品控上出问题,消费者也会基于自身体验来判断产品的性价比,最终“用钱投票”。对此,卫生巾厂商还应重视消费者的呼声,而不应妄自尊大,以自身商誉作为赌注。
卫生巾长度误差事件之所以会引发如此大的舆论反响,屡屡冲上社交媒体热搜,与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作为要使用几十年的“常消品”,消费者如果总是发现买到的产品有效棉芯长度偏短,自然会有被商家“割韭菜”的感觉。除此之外,卫生巾产业还存在造假门槛成本较低、面料标准过于宽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更有力的监管和约束,以此保护女性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
在卫生巾行业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下,每一次问题的曝光都不是偶然,也不仅仅是少数企业“倒霉”被消费者揪出,而是反映出整个行业的深层次问题。企业应当珍视每一次契机,致力于全面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在监管层面,对于那些产品不符合标准的卫生巾企业,有关部门也应依法予以严厉惩处,同时对制售假冒伪劣卫生巾的不法经营者坚决打击。另外,对于现行的卫生巾国家标准,有关部门也不妨多倾听消费者的意见,对其加以完善改进,从而促进整个行业良性发展。
卫生巾的品控问题,直接关系到女性的身体健康,不容疏忽大意。女性消费者的安全诉求、质量诉求,只有更多被看见、被提起,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对卫生巾生产商而言,作为直面消费者的最前沿,更应守好质量关口,确保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使用到安全、合格、舒心的产品。
杨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