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灵丘风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11月25日   04 版)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雕塑

曲回寺石像冢

首批国家级非遗灵丘罗罗腔

    “灵丘臂联云朔,吭扼雁门,咫尺边陲,为紫荆门户。万山环绕,溏水旋折,在昔秦赵乃所必争之地。盖赵得之,则西足以窥秦,东足以庇燕。秦得之,非惟函谷得外屏,而咸阳亦可高枕无虞”。

    ——清《灵丘县志·方舆志·形胜》

    2000多年前,这里曾有一座赵国的城邑,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次重大变革。

    130多年前,这里把苦荞麦做成了美食,成为小城人民割舍不下的乡愁。

    80多年前,这处兵家必争的“燕云扼要”,迎来了一场振奋人心的胜利。

    60多年前,这里诞生了“天下独一团”,要把长安梨园的盛景再现人间。

    40多年前,这里出土了一个陶罐,内容物展示了元代金银器制作的极高水准。

    ……

    自北京向西200余公里,越过太行山脉,海拔从几十米升至千米。在此晋冀交界之地,恒山、五台山相遇一处,一座小城安卧在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这里是山西灵丘,它的故事,说给你听。

——————————

一次变革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无愧武灵王。”

    灵丘在历史中的初露峥嵘,与“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密切相关。

    公元前325年,赵雍登基成为赵国国君,他日后将以“赵武灵王”之名为世人所知。此时正值诸侯列国兼并战争愈演愈烈、赵国周边环境日益险恶之际。面对屡战屡败的残酷形势,赵武灵王下定决心改革现有军事体制,实行强军富国之策。

    在酝酿军事改革之初,赵武灵王对中原各国的传统兵种和作战方式与北方游牧民族做了对比。战国时期,中原各国军队以战车辅以步兵配合作战。而游牧民族军队则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行动迅猛,显示出骑兵作战的优越性。赵武灵王决定组建一支以骑兵为主要兵种的强大军队。

    建立骑兵队伍,必须改革中原军队上衣下裳(裙)、宽袍大袖的传统衣冠制度。习骑射必着胡服,这样才能方便作战。为此,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7年(武灵王十九年)下达胡服令:“遂胡服,招骑射”,掀起了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运动。“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军事力量迅速得到加强,四处挨打的被动局面为之一变,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

    战国时期,列国为强国图存,纷纷变法改革,其中最早由国王亲自发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当属赵武灵王的这次改革。它推动了我国古代军事斗争方式的演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赵武灵王奋发图强的雄心壮志,锐意改革的坚强毅力,带头胡服的务实作风,实现北方局部统一的丰功伟绩,一直为后人所敬仰和称颂。此外,赵武灵王辟地千里,设置郡县,修筑长城,移民北疆,开发边地,使中原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传到晋北、察南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对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雍去世后谥号“武灵”。今灵丘县新华街西段遗存一座圆丘,相传为赵武灵王墓。前汉书中对灵丘县注释道,“武灵王葬此,因世焉。”这成为灵丘县名由来的最主要说法之一。

    灵丘,一座两千多年前便见于史册的古城,因其位于自华北平原连接山西的“灵丘道”之上,被冠以“诸州路冲”“燕云扼要”之名。同时,灵丘位于农耕与游牧文化的交界地带,成为了各民族间南北交流的走廊。“十字路口”的方位,锤炼出灵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场首胜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平型关位于灵丘县西南部平型岭上,周围地形如瓶,是内长城重要关口。在平型关东北方向约五千米的乔沟,当时是本地通往太原的必经之路,两边陡崖如削,地势险要。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此伏击日军第五师团二十一旅团部队,取得首战大捷,歼灭日军1000余人。战斗异常激烈,我军与日寇展开肉搏战,涌现了曾贤生、秦二愣等烈士与敌同归于尽的英雄事迹。当时奉命在最前沿进行伏击的115师343旅685团2营5连,战后被命名为“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其光荣血脉延续至今。

    平型关首战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后,以劣势装备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而取得的全国抗战爆发后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政治影响。

    在战斗结束后,时任115师副师长的聂荣臻讲话中提到:“我们能够取得平型关战斗的胜利,离不开灵丘老百姓的支持!在这次战斗中,战地附近村的老百姓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抬担架、救伤员、当向导、送公粮,还及时地派出了担架队,保证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而自那时起,红色印记,更深深镌刻在当地人的血脉中。当时年轻的白崖台村村民曾槐,曾在战斗中为115师首长引路,自己也被八路军带上了革命的道路。他秘密入党,与日本人打游击,解放战争中参与了土地改革,后来成为村支书。而他的后人,将红色传统继承了下来:有的带领乡亲们排演了短剧《平型关下》,为游人们展示当年平型关人民的拥军故事;有的退伍返乡创办了红色箱包厂,带动农民增收、深化红色文化旅游内涵;还有的正服役于海军陆战队,守护南海海疆……白崖台村党群服务中心后墙上,有一幅“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关”红旗墙绘,正是当地人民的真实写照。

一罐金饰

“尝心不现青莲宇,野老尤言天宝封”

    位于灵丘县域南部的曲回寺,曾是闻名于世的一座佛教寺院。据《灵丘县志》(2000年版)引用元代蓬庵《曲回寺碑记》称,曲回寺寺院创建于733年,始于唐。在元朝,曲回寺涌现出一位“声震燕云”的高僧慧明和尚。在慧明和尚的带动下,曲回寺浴火重生,步入巅峰期。成吉思汗的孙女独木干公主“仰师硕德”,加封慧明“佛日圆照”徽号,还赠予寺庙一些金银器件。

    1982年,曲回寺村民采石作业时,出土了一陶罐金银器,这批国宝级的文物在700年后又重见天日。如今,这批元代金饰收藏在大同市博物馆内,工艺精美,生动灵秀,其中一件长约9厘米的金飞天头饰,采用模压、锤打、卷筒等工艺。俯姿翱翔,右腿微曲,体态舒缓;仙人头戴金冠,眉清目秀;脸庞丰满,尚呈盛唐遗韵;鼻梁高挺,蕴含西域之美;袒胸露臂,肌肤圆润;双手前伸捧花,似向人间布祥献瑞;缨络和体,玑珠可数,俊俏中显现圣洁华贵;帔帛、冠缨、束带飘曳,若闻惠风侧耳;身下凝结祥云数朵,浮托潇洒飘逸仙姿,却又兼作器柄,别插方便。整个器形工艺精湛,美奂绝伦。从制作工艺看,蝶双飞和帽花却是由掐丝盘结而成,这种工艺在唐宋之前没有产生,到今天也已经失传而无法复制,所以说它不仅代表了金元时期金器制作的极高水平,而且堪称金器制作史上空前绝后的艺术精品。

    历史上,曲回寺曾经遭遇过三次大火,三兴三废,最后一次是1939年被侵华日军放火焚毁。曲回寺的庙堂古建筑已经隐入尘烟,但周边的数十座石塔却被保留了下来,因其形如墓冢,被称为“石像冢”。据记载,这些石塔修建于公元751年,共建有300余座,如今大多已消失。曲回寺石像冢规模宏大,现保护面积即有27平方公里;形式独特,是国内外佛教史上的罕见发现。

    2001年,曲回寺石像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出土的那罐金饰,则参加了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中国考古新发现展览”,收入《中国文物精粹》一书,并登上了央视《国宝档案》。他们见证了小城灵丘的风采,也默默伴随着灵丘一步步迈向近代的金戈铁马。

一个剧种

“皮黄卷戏罗罗腔,锣鼓胡琴伴悠扬”

    罗罗腔是灵丘当地的特色剧种。关于罗罗腔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扬州画舫录》中记载了罗罗腔在民间演出的火红场面。其中提到“……迨五月,昆腔散班,乱弹不散,谓之火班”,其中“湖广有以罗罗腔来者,始行之城外四乡,继或于暑月入城,谓之赶火班”。当时罗罗腔流布很广,活动范围大,演出质量高,颇受当地观众欢迎。清乾隆九年徐孝常为《梦中缘传奇》所写的序文中说:“长安梨园称盛,管弦相应,远近不绝。子弟装饰,备极靡丽;台榭辉煌。观者……所好惟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可见当时舞台“辉煌”,演员服饰“靡丽”,罗罗腔已然是一个活跃在梨园的成熟剧种。

    清末时,在山西晋西北、大同东南方一些村庄保留有罗罗腔的固定演出台口,在繁峙县沙河以东部分村庄只有罗罗腔才算正戏,婚嫁和喜庆的时候都要唱罗罗腔以图吉庆。新中国成立后,灵丘县政府及时对罗罗腔进行整理和扶持。1960年正式成立了灵丘县罗罗腔剧团,使得这一古老的剧种得到恢复和保存。戏曲工作者对罗罗腔的传统唱腔和剧目进行挖掘、整理,精排了《小二姐做梦》《描金柜》《锦缎记》《卖绒花》等几个较优秀的传统剧目,又陆续排演了多部适应时代需求的现代戏,让这一古老剧种焕发出新的光彩。

    罗罗腔有南北之分,灵丘罗罗腔属北曲弦索系统,在艺术上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剧目生活气息浓厚,台词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乐队不托腔伴奏,只在每个乐句尾音部分加入伴奏,过门之后即停。给演员的唱演留下很大发挥余地,能说能唱,节奏可快可慢,音量可大可小,吐字格外清晰。“走花梆子”、“踩畦子”等台步、身段动作载歌载舞,生活气息浓郁,是罗罗腔旦角特有的表演程式。伴奏乐器通常有:小板胡、笛子、笙、唢呐、三弦等。打击乐有:板鼓、战鼓、堂鼓、手板、小镲、小锣、中虎锣等,现在又加进了琵琶、扬琴、二胡、小提琴等乐器,增强了音乐表现力。

    灵丘罗罗腔的传统音乐唱腔传说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哈哈”,现存唱腔主要有:〔数词〕〔娃子〕〔甩板〕(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哭腔〕〔山坡羊〕〔圪脑儿〕等十多种,其中〔数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唱腔,颇有几分曲艺“说唱歌手”的风范。2006年6月,灵丘罗罗腔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直到今日,灵丘的各个村庄都要在一年之中至少请一次戏班下乡。乡亲们围坐在村里的戏台下,听戏、看戏,这种传统的文化习俗,在这片土地上顽强的延续着,也昭示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一碗凉粉

“雁北灵丘有一怪,苦荞凉粉冬天卖”

    苦荞麦又称“鞑靼荞麦”,在灵丘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而灵丘的苦荞凉粉,以灵丘县城东关村的王云淮为代表。约在清光绪十五年(1889)前后,王云淮开始试用苦荞面做凉粉,清凉可口,于是就做好凉粉后,带上调好各种佐料的盐水,拿到街上去卖。喜欢吃的人越来越多,王云淮经过不断总结经验,制做苦荞凉粉的工艺也越来越讲究。一锅的制作时间约80至90分钟,先后搅300次左右,火候把握得好,功夫到家,因此他家苦荞凉粉的特点是筋道、滑润、利口、味稍苦,呈黄绿色。王云淮的后人将制作苦荞凉粉的技艺代代传承,如今已到第五代。新中国成立后,县城做卖苦荞凉粉的人家也逐渐多起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关各街都有不少户做苦荞凉粉卖的人家。目前,灵丘县城卖苦荞凉粉的有上百家。

    清朝美食家李渔曾经这样描述苦荞凉粉:“凡物入口而不能即下,不即下而又使人咀之有味,嚼之无声者,斯为妙品。”实际上,苦荞凉粉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主要是要功夫到家。苦荞面倒入凉水锅,一边烧火一边用长木勺搅拌成糊糊,待到半熟时再加开水继续搅,搅到糊糊熟了以后,分别放在上百个小碟子里自然冷却,苦荞的质地奇妙转化,几个小时后,凉粉团苦涩渐淡,变得筋道爽滑。食用时用小刀打成小细条,泡在咸淡适宜的盐水里,再搭配上香脆的干辣椒和灵丘本地的豆腐干,一碗地道的苦荞凉粉就诞生了。

    灵丘冬春干凉、夏秋温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土壤结构赋予了灵丘苦荞特有的品质。二十世纪80年代,国家农牧渔业部确定灵丘县为“国家优质苦荞生产基地”,苦荞种植面积和产量数倍增加。苦荞凉粉成为了灵丘人餐桌上四季不变的主角。这种价格低廉、健康营养的美食,成为灵丘人对外交往的一张小小名片。今天的灵丘人,伴随着开放的步伐走向全国各地,但无论身处何处,那碗清淡爽口的苦荞凉粉,就是灵丘人记忆中的家乡味道。

    在历史上,灵丘是农耕与游牧文化相融合的地方,传承了“胡服骑射”的改革精神,也继承了八路军和晋察冀老区人民的红色基因,这造就了灵丘人民朴实热情、开放好客、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如今,这种改革与奋斗精神仍在延续。按照中央部署,自1998年团中央定点帮扶灵丘县以来,26年间先后派驻19批工作队85名干部驻扎灵丘,与灵丘干部群众携手奋斗,鱼水情深,摘掉了绝对贫困的帽子,步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近年来,“京西福地 山水灵丘”正在从“燕云扼要”的兵家必争之地变成山西与京津冀联通发展的重要门户之一。这片光荣的土地,必将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实现蝶变。

    (团中央驻灵丘县乡村振兴工作队供稿)

    ·公益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1月25日 04 版

灵丘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