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三融三创三促” 打造高职下沉县域办学的“宁波模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11月27日   07 版)

    “祝贺母校华诞!学在宁海、留在宁海,才成就了今天的我!”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江工商职院”)毕业生小陈,在近日举行的建校110周年校庆活动中,讲述了自己进入浙江工商职院宁海学院(以下简称“宁海学院”)学习,从“不清楚何谓模具”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研发工程师,进而成为“宁波市高级人才”“浙江青年工匠”“浙江工匠”的亲身经历。

    浙江工商职院前身为创办于1914年的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为浙江省首批批准成立的四所高职院校之一。小陈的成长经历是学校多年来积极探索实践扎根县(市)域办学,携手各方共建高职县域特色学院,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缩影。

——————————

    下沉县域 探索多方联动校地协同办学模式

    历经一个世纪又十年的办学历程,浙江工商职院始终与宁波这座城市共生共荣,形成了“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与特色。

    学校主动对接县域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与当地政府及相关企业、协会共建创办特色学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努力破解“专业结构和县域产业结构不匹配、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发展要求不相符、县域对学生就业吸引力不强”的难题,有效化解了“企业用工难、留人更难”的制约地方产业发展桎梏。

    2004年,为改变县域支柱产业人才紧缺状况,解决自身办学空间受限、产教融合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浙江工商职院主动与宁海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宁海产学研基地(宁海学院),在这个著名的“模具之乡”“文具之乡”,打造了“中国高职教育的‘宁海模式’”,成为专家学者解读“高职院校县校合作”的模式范本。

    “在县校合作办学实践中,建构了多方联动的校地协同模式,形成了‘三融三创三促’发展路径,即将学院专业布局融入当地产业,创新‘政校行企协’合作机制,促进专业结构和县域产业结构匹配;人才培养制定融合岗位标准,促进专业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对接;德技养成融合职场环境,创设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协同生态,促进县域企业就业吸引力和学生本地就业意愿双提升。”浙江工商职院张校长说,“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能为企业所需、地方所用。对于我们高职院校而言,亦是有效降低了办学成本,提高了办学绩效。”

    2012年,浙江工商职院主动对接中国家电之都——慈溪,与慈溪市政府合作建设慈溪产学研基地,2016年校地共建浙江工商职院慈溪学院(以下简称“慈溪学院”)迎来了第一批学生,由此“三融三创三促”校地协同育人实践,从“试点示范”延伸到“面上推广”阶段,合作范围逐步由产业链单个环节拓展到全产业链。人才培养由纯粹“育人”到集“育人、用人、留人”于一体,确保行业企业获得充足的后备人力资源、强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持和可持续发展动能。随着从“试水”创办宁海学院到共建慈溪学院,浙江工商职院确立了学校“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浙江工商职院把宁海学院、慈溪学院打造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特色学院,培养了近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获得国际工业设计红点奖的杨同学、张同学,被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聘为设计研究人员的胡同学……众多学子依托校内教学工厂、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平台,体悟、践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练就了过硬的技能本领。

    2016年以来,宁海学院、慈溪学院两大特色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专业对口率超80%,1841名毕业生留在宁海和慈溪就业,有效助力当地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破解了人才数量供给不足难题。

    近3年来,学校专业教师团队为包括宁海、慈溪等地的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服务477项,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并授权发明专利59项,师生专利成果转化30项;培训两地在岗员工31768人次,完成技能鉴定2373人次。两大学院已然成为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跨界融合 打造区域中高职一体化“慈溪样板”

    2024年7月3日至4日,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4年全体委员会议暨院校长工作会议在慈溪举行。作为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年度大会,之所以在慈溪这个县级市举办,一方面缘于慈溪位列全国百强县第六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这里具有能向与会者展示市校共建特色区域中、高职一体化的独特样板——慈溪学院。

    慈溪学院与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行知职高”)同在一个校区办学,总建筑面积为13.4万平方米,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中职、高职和企业为主体的“一主导三协同”开放式模式,构成了独特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新生态,被与会人员称为区域中高职一体化的“慈溪样板”。

    2016年以来,慈溪市政府先后投入1.78亿元建设慈溪学院新校区,浙江工商职院也投入3200多万元用于教学仪器设备购买、学生宿舍装修改造等,并先后与行知职高、慈溪市周巷职业高级中学、慈溪职业高级中学等慈溪中职学校共同实施“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慈溪学院瞄准慈溪产业发展,围绕区域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长学制办学模式,形成了一体化校园管理、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培养方案、一体化课程标准以及一体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职业能力分析、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内容分析等,重构了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组建校际一体化专业教研大组,搭建教研活动平台,推进校际研训、定期交流、专题研讨等,深度对接慈溪产业结构实现“高技能人才落户慈溪、高质量服务面向慈溪、高端培训落地慈溪、高层次人才关爱慈溪”的“四高”变化。

    慈溪学院已培养“智造工匠”1800多名,为3200多名慈溪中职学生提供了就读高职的学习机会,还为30多家慈溪企业提供了高质量技术研发服务,为12000多名慈溪产业工人提供了技能培训服务。

    如今“慈溪学院一体化培养模式”已推行到慈溪市域内所有中职学校,涉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电子、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等15个专业。

    此外,学院与宁波市智能家电重点实验室、智能电子研究中心、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和智能家电产业学院等教研组织共建了12个实训基地,对接慈溪特色产业(群)。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按照“新手、生手、熟手、能手、高手”培养规律,协同构建竞技比赛育人、现代学徒育人、产学研用育人的“三线并进”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发展造就了一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生力军。

    在跨界融合打造区域中高职一体化样板中,浙江工商职院走出了一条颇有特色之路。

    互利共赢 共绘职教助力高质量发展蓝图

    近年来,“三融三创三促”多方联动的校地协同办学模式效能愈发凸显,并与当地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2010年通过引厂入校的方式,与宁海学院合作共建模具教学工厂——宁波华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4年捐资1000万元,与宁海学院共建精密模具研发中心(现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在模塑制品表面装饰与智能成型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改善了塑料制品的表面质量,提高了企业产品竞争力,其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5000万元增长至如今的6亿元。

    今年6月,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标志着学校和地方在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加速人才培养方面又迈出坚实的一步。该共同体遵循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职业教育长学制人才培养作为基础,创新宁海技能人才本土培养新路径,加强中高职一体化办学与宁海产业人才学院赋能的有机融合,努力实现本地招生、本地培养、本地就业。

    在当日的共同体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订单班签约仪式上,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共同体人才培育模式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精准性的新特点,可以快速接收企业文化、适应工作岗位,期待此次与共同体设立的新能源人才联合培养班,能为公司注入新动力。”

    9月29日,浙江工商职院“乡村振兴”微学院在宁波市江北区揭牌。作为一种新型办学模式的“微学院”,学校通过利用外部资源,承载党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功能,重点扶持数字农业、农产品电商、新型生产模式、农创客和乡村新业态培育,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科教融汇做实做细,以更好地服务的乡村振兴战略。

    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学部的博士生导师刘奉越教授在调研宁海学院和慈溪学院之后认为,对高职院校来说,下沉县域办学既是精准服务浙江省高度发达县域特色块状经济的客观选择,又是贯彻落实“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新“双高”要求的有效路径,还是服务支撑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创新举措。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始终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浙江工商职院党委书记史习明说,“我们将继续携手各方,深入县域办学,精准服务产业,拓展深化‘一体、两翼、多点’办学格局,奋力办好新时代高职教育,全面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高职强校,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信息来源: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1月27日 07 版

全国共建设非遗工坊9100余家
甘肃定西:小屋点亮大希望 小善托起大梦想
同江铁路口岸进出口运量年内首次突破500万吨
不让青少年为算法所“困”
“手拉手”让供应链变“共赢链”
“三融三创三促” 打造高职下沉县域办学的“宁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