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43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495件遗物由我空军专机从韩国接回并护送至辽宁沈阳。
仪式现场庄严肃穆,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覆盖着五星红旗,到场迎接的解放军官兵军容威严、持枪鹄立,现场全体人员向烈士遗骸行三鞠躬礼,以此表达对先烈们的深切缅怀和无限哀思。从2014年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活动已连续举办11次,礼仪规制不断完善,尊崇氛围日益浓厚。
68岁的退休乡村教师郎庆霞是一名烈士遗属,今年是她第四次参加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她的哥哥郎德富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铁原郡战斗中牺牲时只有23岁,那时郎庆霞还没出生。虽然从未见过哥哥,但听了家人的讲述,她对哥哥的感情十分深厚。
四度参加迎回仪式,郎庆霞深刻感受到祖国日益强大,也感恩“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先辈”。在过去的乡村教师工作中,她也一直教育孩子们要爱祖国、爱人民。能看到哥哥的遗骸回到祖国怀抱,是她一生的夙愿。
在迎回仪式现场,沈阳市和平一校长白岛第一小学的师生列队观礼。五年级学生刘严泽说,自己的太姥姥那一代人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她听家人讲过那时的故事,在现场观看迎回仪式,她内心充满敬仰和感激。
孩子们此前在课本上读过邱少云、黄继光等抗美援朝英雄的事迹,观看仪式后,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更加立体。五年级学生赵紫伊说:“我不会忘记先辈们的付出,请先辈们放心,吾辈必当勤勉,持书仗剑耀中华。”
11月29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全体人员向烈士三鞠躬,27名礼兵连续鸣枪12响,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随着《思念曲》的奏响,礼兵们抬起志愿军烈士棺椁绕广场半周,缓缓走向安葬地宫,43位烈士的英魂终于回到中华大地上安息。
93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玉明前一天特地从山东青岛赶到沈阳,想在陵园的烈士英名墙上寻找几位战友的名字。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是志愿军第16军的一名步兵,一年之内历经大小战斗30多次。70多年来,他一直想念着曾经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战友。
当在烈士英名墙上看到同一个连的战友宋反贵的名字后,老人激动不已。他记得宋反贵是河北人,入朝时只有19岁,比自己大一岁。回忆起战友当年牺牲的场景,张玉明心里很难受。张玉明想告诉战友:“现在我们国家很强盛,人民生活这么幸福,你们没有白白牺牲,国家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在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活动期间,沈阳这座英雄城街头的电子大屏上持续展示着“山川同念 英雄回家”“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等致敬英烈的语句,出租车、公交车、地铁屏幕上,处处可见迎接烈士回家的标语,城市里充满致敬英雄、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氛围。人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那句掷地有声的承诺:“只要我们永远记着,英雄就永远活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