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12月0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记者手记

在这里,感悟“向死而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晓 见习记者 刘胤衡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12月06日   05 版)

    走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区,第一眼看到的是走廊墙壁上流淌着的一条“生命长河”,这幅写有400多个人名的长卷,是曾在此度过生命最后时光的人们留下的印记。

    来到这里之前,我们一直在想:人如何面对死亡?住进安宁疗护病房的人如何坦然接受自己在生命最后时刻的离开?

    “他们之中,很少有人可以真正豁达地面对死亡。”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李志刚说,对于很多终末期患者来说,疼痛甚至比死亡更可怕。李志刚和护士周小懿此前都有在医院其他科室工作的经历,他们与那些病区的患者及家属探讨着“生”,与安宁疗护病区的患者及家属则探讨着“死”。这是一堂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生死课。

    只不过,“死”并不意味着等待死亡。很多住在这里的患者既在寻求最后的希望,也已经为最坏的结果做好准备。

    最重要的是,当医疗技术已穷尽手段,死亡必须来临的时候,他们依然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风景。实际上,李志刚认为,安宁疗护的目标并非让患者“彻底看透并安然接受死亡”,而是要帮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尽可能舒适、从容,减轻痛苦和恐惧。

    要减轻患者身体的痛苦,更要对病人的精神加以抚慰。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这支由医生、护士、药师、社工和志愿者组成的安宁疗护团队中,年轻医护人员占比很高,27岁的社工孙冠贤和团队一起,从身体、心理、社会关系和精神层面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照顾。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住进安宁疗护病房的人可能只剩下一个月,甚至是一周的时间。我们与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常鑫淼见面时,她红着眼睛告诉我们,那个愿意接受我们采访的患者,在当天凌晨去世了。

    可以说,在安宁疗护病房里,没有人真正“勇敢”。这些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也很难平静地接受患者死亡这件事。在传统的医疗文化中,医学是用来挽救生命、缓解病痛的,而在安宁疗护病房,我们得知患者死亡时的震惊和难过,这些医护人员不知道要面对多少次,这对医护人员的心理无疑是一道考验。

    医院会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心理辅导,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区设有“解忧信箱”,这个“树洞”不断为团队成员提供心理关怀和支持。

    即便如此,这些年轻的医护人员依然选择并坚守在这里。安宁疗护病房里的医护人员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他们从不同的科室转入,或直接由老年医学科、疼痛科以及肿瘤专科的医生和护士兼任。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帮助患者舒适、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与救治疾病同样重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晓 见习记者 刘胤衡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06日 05 版

安宁疗护:让生命在终点从容“谢幕”
在这里,感悟“向死而生”
安宁疗护的下一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