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43名学生,有近40人排球垫球能达到中考满分水平了。过去总找借口请假的学生,现在也爱上体育课了。”这个学期,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一所乡镇中学——正兴中学,体育教师毕显皓正带给学生们专业而有趣的体育课。
作为四川省男排运动员,毕显皓职业生涯中拿过全国男子排球锦标赛冠军。现在,他是一名体育教师,用专业的方法给孩子们带来全新的体育课程,深受学校和学生欢迎。
在天府新区,这个学期有数十名像毕显皓这样的专业运动员走进天府新区的中小学校。和普通教师不同的是,他们都来自一个特殊的机构——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
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四川天府新区结合区域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实际,以共享理念筹集专业师资力量,为区域内100多所学校(幼儿园)提供了超过8.2万节次的优质体育课程,服务学生超过9万名,满意度评测平均达到98.21%。
新区的烦恼:专业师资力量跟不上发展速度
四川天府新区成立于2014年,现有中小学校71所,在校教师近1.4万人,学生总数13.1万余人。作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各项事业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人口聚集快,学生人数连续多年每年增长6000人-8000人。
随着生源快速增长,加上随“双减”而来的课后延时等服务需求的出现,天府新区在推动综合教育课程改革时,面临师资不足的难题。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主任黎波表示,在体育课程上表现尤为突出。
以天府新区第五中学为例,该校校长万天亮介绍,过去高中阶段一周两节体育课,初中阶段一周3节-4节体育课,按照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中阶段学校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的要求,体育教师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另一个困境是:在建设特色化体育课程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方面,一些学校的体育教育能力和专业资源无法百分百满足改革的要求。”黎波说。
一些学校过去是农村中学,随着新区的发展变成了城市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尚未跟上。万天亮注意到,一些学校围绕中考项目去开展体育课,于是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上体育课只是为了拿分。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除了上好体育课,还要在延时阶段提供优质、丰富的体育教育。黎波说,这对一些学校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解决上述问题的传统办法是增加编制或招聘更多的教师,但天府新区没有用“老办法”。黎波表示,这是因为“这些老办法收效可能较慢,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即便采取扩编、招聘等办法满足了教师数量的要求,也难以实现学校体育向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在建设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过程中,天府新区直面上述问题,开始探索一条“量”“质”双优的道路。
在调研过程中,他们关注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退役运动员。于是有了一条新的思路:把退役运动员引进学校,这样既能延续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又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求。
巧合的是,这个思路与四川省体育局有关方面不谋而合。彼时,四川省体育局也在为退役运动员的转型发展“探路”。
2021年7月,天府新区在全国首创成立体育教师共享中心(以下简称“共享中心”),吸纳包括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在内的优秀退役运动员入驻,以共享机制为急需专业力量的学校引入师资,也为退役运动员打开一条新的出路。
共享教师带来不一样的体育课
毕显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一名体育教师的。他在四川男排在役12年,作为有3届全国运动会经历的老将、球队核心主力,长期代表四川男子排球队参加各类重大赛事,并创下包括全国锦标赛冠军在内的多项佳绩。
退役前毕显皓就定下了从事教育工作的目标,并考取了教师资格证。2021年8月,他参加了天府新区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在四川省体工队召开的推介活动,由此决定当一名“共享教师”。
当时,共有69名专业运动员与天府新区体育教师共享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成为天府新区的首批共享教师,为17所试点学校服务。
共享教师“不属于任何一所学校”,而是由共享中心统一调度,在多个学校流动教学,这种工作模式被老师们称为“走校”。
拥有教师资格证的运动员,教师共享中心安排其参与体育课的教学,主要是弥补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后产生的增量课程。尚无教师资格证的运动员,可参与到课后延时服务当中。其待遇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今年秋季学期,毕显皓在天府新区正兴中学负责初中3个班的12节体育课、两节延时课以及学校田径队的训练,此外还负责万安小学1个班4节体育课的教学。
事实证明,毕显皓走到哪一所学校都受欢迎。参加过全运会、拿过全国冠军的经历,吸引了一大批“粉丝”。更让学生惊叹的是他的专业性,当毕显皓把球垫到七八米的高空又稳稳地接住时,总能在操场上掀起一阵阵的惊呼声。
万天亮曾观摩过毕显皓上课,他评价:“毕老师上课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排球的美。”
体育中考包含体能项目。为了让孩子们既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又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毕显皓设计了一系列独特的教学方法。比如,用玩飞盘的方式带领孩子们训练体能,而不只是跑步,孩子们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耐力。
“职业运动员通过共享模式进入学校后,丰富了学校的体育课程,提高了体育课的专业水准。”万天亮说,有外地学校的教师看到天府新区学生的动作后说:“一看就是专业教师教的。”
以体育课为起点,探索更多课程的“共享”
在万天亮看来,比传授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体育对学生品格的塑造。万天亮是体育教师出身,他认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加入,大大提高了体育课程的品质,推动了体育育人效果的体现。
乒乓球运动员汤尔格也是共享中心的第一批教师,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此前作为成都市乒乓球队的运动员在德国、日本拿过多个单打冠军。基于运动训练的专业基础,汤尔格不仅上乒乓球课,还开设了篮球等其他课程。
有一次,汤尔格正在校园里练习投篮,孩子们很好奇:“汤老师,您怎么改打篮球了?”汤尔格呵呵一笑:“因为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呀。”其实,他是试图给孩子们传递一种信念:“无论你面对什么困难或挑战,就3个字:战胜它!”
在运动队,毕显皓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在校园,他是一位勤奋的老师。毕显皓现在是多支专业运动队的体能教练,有时候带运动员打商业比赛,他还考取了国际体能师证书、中国高级体能师证书。作为一名共享教师,他力求“不让自己的认知成为学生的天花板”。
热爱教育的毕显皓希望自己的学生也爱上体育。这个学期,他的班里有两位不爱运动的女生总找借口请假不上体育课,还有被他称为“五福娃”的5个调皮捣蛋的男生。
他细心观察,给学生买零食,和他们交朋友,进而让那两位女生爱上体育,帮助“五福娃”建立规则意识。
“体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并不是说‘体育是体育、教育是教育’。”毕显皓说。
万天亮认为,“五育”(德智体美劳——记者注)并举,体育和德育、智育、美育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体育教给学生‘不怕输’的品格,敢于接受失败、迎接胜利,对塑造人格是非常好的。”
基于体育课的探索,天府新区逐步把“共享”范围扩大到了艺术、心理、劳动、科学、国防等教育领域。2022年11月,天府新区体育教师共享中心更名为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探索“大共享”之道。
以心理板块为例,目前,共有来自高校、医疗机构的112名心理专家成为天府新区的共享教师。他们通过讲座、团辅等方式,为新区中小学校带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
“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把我们专业医疗机构的实践经验更大范围地运用起来了。”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心理治疗师廖春菊说,“反过来,我们在与教师共享中心的合作中,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上好心理课。”
“这是医教融合的好载体。”廖春菊说。
共享模式正带来更多可能性
共享模式打破了学校教育原有的局限性。以体育课为例,万天亮说,各类专业运动员“共享”进校园后,体育课不再局限于学校体育教师擅长的项目,能满足学生多元、个性化的需求。
这个学期,多位国家级运动员走进校园,成为天府七中的体育教师,上了这些老师的体育课,孩子们直呼“太燃了”。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天府新区要求所有小学生训练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运动技能”,即游泳。显然,光靠学校体育教师也难以实现这个目标,于是,天府新区依托教师共享中心采取“共享”模式来实施。
“我们与社会化场馆合作,兼顾公益性和市场化。同时,四川省泳协为我们制订专业的标准、设计科学的课程。通过共享社会资源,服务学生成长。”黎波说。
此外,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引入中国棒垒球协会等体育类专业机构达190家,覆盖29个奥运项目、9个非奥项目和10个中华传统体育项目。
3年多前摸索共享之道时,黎波觉得那是“没办法的办法”。现在,共享模式正带给天府新区的教育事业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比如,“双减”实施后,如何办好延时服务,成了各地学校面临的新课题。在天府新区,因为有了教师共享中心,办出高质量的延时服务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2000多名共享教师的专业涵盖体育、国防、劳动、科创、艺术、心理健康等领域,为天府新区的学校开设了体育类、艺术类、科创类、财商类、健康类、综合类延时课程,近3年来,每学年课程开班累计达5.5万课时,天府新区因此实现了延时服务的“一生一课表”。
这项探索目前已经受到各方关注。起源于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工作的一项全国政协提案入选全国政协2022年度优秀提案,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的工作获评教育部“双减”和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两项典型案例。
成都市委高度关注这项探索,把“推广教师共享模式”写入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2023年4月,基于天府新区的试验,成都市成立了教师共享中心,并鼓励各区(市、县)效仿。
也正因为共享教师对当地教育事业的有力支撑,天府新区对共享教师以“人才”相待。天府新区出台政策,共享教师在购房、就医、子女入学、教师关爱基金等方面享受天府新区教师同等待遇,对“受聘于新区教师共享平台并服务新区教育体育事业”的奥运(世界)冠军等体育专业人才,给予10万元至200万元的人才扶持资金。
现在,共享范围还在扩大,公立学校名师、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社会教育机构师资等逐步入驻共享中心,仅高级职称教师就有100多位。黎波说,要通过共享模式,而不仅仅是行政指令的要求,让更多名优教师走进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帮助学生、老师和学校发展。
“公平不仅是机会的公平,还有资源的公平、发展空间的公平。”黎波说:“共享教师的核心就是要解决教育均衡和公平的问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实习生 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