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大学,有一座珍藏着8万多封家书的博物馆,这就是全国首个以家书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1世纪初,随着电子通信设备不断发展,传统家书几乎退出历史舞台,但家书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和情感,应该收藏起来,其作为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张丁是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2005年4月,他牵头发起“抢救中国民间家书”项目,提出倡议:留住家书!赶快把它们捐献出来,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添砖加瓦。2009年,张丁带着当时“抢救”的4万多封家书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家书博物馆于2016年10月26日正式揭牌成立。

  提起馆内的家书,张丁如数家珍。他清楚地记得,“抢救中国民间家书”项目启动后,2005年收到的第一封家书是一位农民父亲写给在北京当兵的儿子的信,“这封信写于1989年,老父亲去北京探望儿子后,乘坐飞机回到山西老家,他在信中详细写下了自己第一次坐飞机的经历和感受。”张丁介绍,“尽管信中还有几个错别字,但朴实的语言和真情的流露,都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谈及家书博物馆内的“镇馆之宝”——陈独秀的13封信,张丁感慨万千。2009年5月,张丁得知陈独秀的13封信将被公开拍卖,这些书信的写作时间在1920年至1932年,内容涉及《新青年》独立办刊、《新青年》编辑同人分裂等事件,是非常珍贵的史料,他马上向中国人民大学当时的校领导报告,学校在慎重研究后决定邀请校友参拍。最终在校友的资助下,通过国家文物局实施文物优先购买权,以成交价554.4万元购藏了这13封珍贵的书信。

  最近,家书博物馆又收到了一批珍贵的两岸家书——去台老兵王德耀与结发妻子刘谷香的200万字互通情书。这200万字情书的写作时间在1948年至1984年,是两位老人爱情的见证和心血的结晶,也是反映两岸一家亲的珍贵档案。

  “我希望家书消失得慢一些,有更多人重拾‘鸿雁传书’的传统,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也体验一下‘慢’生活,希望人们能够在传统家书中寻找到生活的宁静。”张丁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范雪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23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