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注重红色文化引领,注重校园文化浸润,注重社会实践锤炼,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动员、资源整合等优势,努力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培养造就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红色教育体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全省犹如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各类红色资源星罗棋布。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依托江西红色革命圣地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南昌这座“英雄城”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实质,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为导向,打造以“信念——江西红色文化记忆馆”“红色书屋”“红色文化大讲堂”“红色思政大课”“红色班级”“红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红色基因传承矩阵,打造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品牌,让红色文化成为“课堂”的“活教材”,营造“处处是红色课堂人人受红色教育”的浓厚氛围,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传播红色文化,不断增强红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使得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有声有色,走出一条科学而独具一格的红色教育新路,让红色文化在校园立根铸魂,熠熠生辉。
注重校园文化浸润,构筑特色育人阵地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沃土。学校始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融入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每一处都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阵地。同时,学校大力开展以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为依托的第二课堂活动,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为立德树人构建有效渠道和有力抓手。精心打造“扬帆启航”“春暖应科”“感动应科”三大校园文化品牌,历经近二十年的沉淀与积累,已经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亮点和校园文化特色品牌。近两年来,先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建成“信念——江西红色文化记忆馆”、一体化推进“阳明公园”、校园雕塑、电子展屏、文化活动广场等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二级教学院政治文化建设,在环境浸润中增强政治认同。
深化社会实践锤炼,拓展全面育人格局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是成长的平台。学校在坚持“第一课堂”主阵地的同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育人渠道,将课堂教学、政治理论学习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暑期文明实践、红色走读、暑期大思政、寒暑假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入新疆、吉林、广西、云南等8个省以及江西省内37个区县基层、了解国情,更在实践中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是让学生成为校训“近知、近仁、近勇”的忠实践行者,将勇敢品质和进取精神融入学习、工作、生活之中,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追求。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各类省级及以上比赛中屡获佳绩,仅2024年已有300余人次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新时代背景下关于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的路径研究》项目,在红色专项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苏区e+’——大学生助力苏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总决赛中金奖;“赣青赴疆”民族团结实践团连续三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团队等。学校已连续多年获得全国及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称号,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栉风沐雨四十载,弦歌不辍育英才。在学校理事长黄玉林“健全人格+复合知识+实践能力”的“三元育人”校本理念引领下,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中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有“中国好人”等等,这些荣誉和成就,是学校这四十年育人成果的证明。
四十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将继续秉承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加快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拓宽实践育人阵地,努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信息来源: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25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