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放话“奇瑞在汽车智能化上要‘不客气’了,2025年必须杀入第一阵营”;到东风汽车与华为、腾讯等14家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再到各地经济开发区抢占汽车智能化高地的新闻频频挤上头条……随着2024年汽车电动化转型逐渐成熟,智能化开始成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关注的新支点。

  “现如今,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时不仅关注汽车功能的多样性,同时更看重该功能的实用性和趣味程度。因此智能化已成为驱动消费者购车的关键重要因素。”近日,在大军山·智能汽车科技大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这样的变化标志着,智能汽车已步入“靠核心竞争力取胜”的新阶段。

  在张永伟看来,随着汽车向智能化方向大步迈进,芯片变得日趋重要,甚至可能取代电池,成为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

  统计数据显示,通常一辆传统燃油车会搭载500颗至600颗芯片,而新能源汽车搭载的芯片数量上涨至1000颗左右,高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所搭载的芯片数量则往往超过2000颗。要想在未来实现L5级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可能要搭载3000颗甚至5000颗芯片。

  记者了解到,虽然从芯片的品类上看,国产芯片已基本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实现了品类的全面覆盖,但在芯片的性能、成本、大规模出货质量表现等方面,国产芯片与国外同类产品之间还有一定差距。有数据显示,目前汽车芯片的国产化率约为10%。

  为了加快国产芯片产业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4年1月发布的《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将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到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基本完成对汽车芯片典型应用场景及其试验方法的全覆盖。

  “行业标准的制定对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集成电路研究所所长周峰表示,构建和完善汽车芯片行业标准体系,将有效指引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技术的发展,推动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更好地满足汽车的技术和产业发展需求。

  “芯片是决定车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件,没有芯片就造不出智能车,加快国产芯片产业发展已是箭在弦上。”张永伟补充说,为了加快国产芯片的发展速度,可参考“一降两提升”的解题思路。

  他表示,“一降”即降低先进制程占比,通过新架构和设计创新,运用成熟制程解决先进性问题;“两提升”即支持全球芯片企业在中国提升本土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助力国内企业提升替代能力,增加国产芯片在汽车芯片中的占比。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整车厂通过自研、合作研发或者投资的方式进入汽车芯片赛道,大幅加快了汽车芯片研发和上车应用的进度。”张永伟强调说,除芯片外,在汽车智能化进程中,操作系统上车难的问题也至关重要。

  有数据显示,目前汽车自主操作系统装车率尚不足10%。“经过调研,本土企业的车载、车控、智驾的操作系统水平与跨国企业在同一量级,但现在的堵点是上车难,有关部门及企业应加快推动本土操作系统在增量汽车上的应用。”张永伟补充道。

  在星纪魅族集团副总裁彭翻看来,汽车的智能化不仅指的是单车的智能,更是互联生态下的整体智能,汽车的智能化体验也不应限于座舱,而是应该通过和智能手机、宽带设备等无缝连接,最终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得益于长达16年的操作系统自研经验,星纪魅族打造的FlymeAuto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一经上市就得到了行业和用户的高度认可。截至目前,星纪魅族已开发了1000多项功能,覆盖超过32万名用户,其无界智行开放平台已接入吉利、极星、领克、银河等多个品牌的近20款车型。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载体,正在向‘新汽车’演进。”在本届科技大会上,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认为,车企在汽车智能化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大方面——汽车产品的定义能力、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生态资源的整合能力。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单打独斗不可能取得成功,必须通过自主自研与生态合作的深度绑定,才能更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杨彦鼎建议说,在智能网联、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期阶段,要用更加开源的技术生态进行探索。同时,相关方应加强数据的利用和治理,并重视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工程伦理方面问题。

  “抢占汽车智能化高地,加快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上车,是解决汽车产业‘缺芯少魂’的关键步骤,但想要快速发展智能汽车,不可能靠单一企业‘包打天下’。”正如张永伟所说,开放、合作、专注是汽车企业走好智能化的必由之路,谁能打造开放的生态,同时拥有实现引领创新链的能力,谁就可以更快地进行技术迭代,在汽车智能化赛道上实现“1+1>2”的聚合效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志远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1月16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