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9月12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综合新闻
辉煌的巨变
——喜看西藏新变化之一
2006-09-12
人民日报记者 徐锦庚 郑少忠
    从五星红旗插上雪域高原的那一天起,西藏就不缺乏关注的目光。

    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紧随着新中国脉搏的律动,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关注她的眼光也从迷惘、疑虑,变成惊叹、折服。

    四个黄金建设期,四次跨越式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央对西藏倾注了极大的关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牵挂着这里的现状和未来,运筹着这里的建设和发展。

    胡锦涛同志曾经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4年,对西藏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高度重视西藏的发展和稳定。他强调,西藏的发展、稳定和安全,直接关系到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实现西藏的繁荣进步,保持西藏的安定团结,是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责任。

    50多年来,西藏经历了4个黄金建设期,也经历了4次跨越式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持。

    1954年,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后,随着祖国内地资金、人才、物力源源不断进入,西藏有了第一座工厂、第一座电站和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医院,步入第一个黄金建设期,现代交通、能源、教育、卫生等事业进入起步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中央先后两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帮助西藏理清经济发展思路,实行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由国家投资和9省市援助西藏建设43项工程。西藏步入第二个黄金建设期,涌现出一批现代化建筑,自治区财政也结束了长达16年的负增长。

    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全国支援西藏和15个省市对口援助西藏的重大决策,由国家直接投资和动员全国援建62项工程。西藏抓住机遇,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步入第三个黄金建设期,粮油肉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大部分农牧民实现温饱。

    2001年,中央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把西藏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将对口援藏工作再延长10年,由国家投资建设117个项目,并把对口援藏任务扩大到18个省市、61个部委和17个中央直属企业,覆盖到西藏所有地市和县市区。西藏迎来了第四个黄金建设期,经济增长速度连续5年超过12%,其增速在西藏历史上从未有过,也高于我国同期平均增长水平。2005年西藏实现生产总值250.4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

    一张白纸绘出缤纷色彩

    2006年9月1日上午,一架波音757客机平稳降落在林芝机场,标志着西藏第三个民用机场正式通航。作为国家“十五”重点项目,林芝机场为西藏架起了又一座空中走廊。

    旧西藏的基础设施几乎是一张白纸。为了描绘这张“白纸”,中央投入了大量财力,仅1994年至2005年就投资630.11亿元,对口援藏的各省市和单位的援助也达77.6亿元,使西藏的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旧西藏没有一条公路,交通运输全靠人背畜驮,从拉萨到青海西宁或四川雅安,往返需要半年至一年。新西藏逐渐形成以青藏、川藏、滇藏、新藏、中尼公路和14条省道为主干的公路交通网络。到2005年,公路总里程达到4.37万公里,其中近八成已实现“黑色化”,96%的乡镇和75%的行政村通了公路。50多年来,内地通过公路进藏的物资达2000多万吨。

    1956年,西藏结束了不通航的历史。1965年,拉萨—成都—北京正式通航,使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1995年4月,世界海拔最高的昌都邦达机场正式通航。目前,西藏已开辟国内国际航线14条,最多时一天有28个航班。

    西藏的城市发展也与交通建设比翼齐飞。1951年和平解放时,拉萨仅是一个2万多人的聚居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唯一的一条八廓街不过1公里长,没有起码的城镇设施,没有一寸“黑色”路面。如今,拉萨的繁荣程度很让外人吃惊:面积是50年前的18倍,城区常住人口是50年前的10倍,城市道路总长241公里。有大学、博物馆,有步行街、汽车城,有保龄球场、温泉泳池,能买到几乎所有的时髦商品,能吃到种类丰富的海鲜和西餐。

    高原群众尽享文明福祉

    拉萨火车站所在地柳吾村,沾了铁路不少光。前两年,多数劳动力都在火车站工地干活,还有60多户买了汽车跑运输,2005年人均收入比上年提高400多元。

    青藏铁路在西藏境内建设的5年中,每年直接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间接提供数万个,使农牧民每年增收近1亿元。今后,青藏铁路仍将给西藏带来巨大的就业机会。

    2005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075元,已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11元。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了消费,200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亿元,同比增长13%。

    十多年前,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在西藏还属稀罕物,如今已成了百姓家里的寻常摆设。2005年8月,西藏所有行政村全部通上广播电视。2006年7月,拉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电话。

    过去的50多年,西藏农牧民获得了父辈们无法想像的权利、自由、民主和幸福:1959年民主改革,农牧民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牲畜和房子;1965年自治区成立,农牧民真正当家作主;1980年,中央决定免征西藏农业税;1984年起,全国人民支援西藏……人人都能享受免费医疗的特殊优惠政策,让农牧民感念于怀。50多年来,中央先后4次提高西藏农牧民免费医疗标准,仅“十五”以来就拨付免费医疗专款3.45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4年5月发布的《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显示:西藏人口由1951年的114.09万人增加到270.17万人,其中藏族人口从1964年的120.87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250.72万人,占总人口的92%以上;人均寿命从解放初的35.5岁提高到67岁。

    基础教育政策的倾斜,也让农牧民广泛受益。1984年,中央决定对西藏自治区办重点小学和县办重点中学全部实行寄宿制,不收学费和杂费,由国家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后来又对全部中小学农牧民子女住校生实行“三包”政策。20年来,中央先后4次提高“三包”标准,使农牧民适龄子女比内地绝大多数地区提前5年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的权利。目前,西藏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与民主改革前95%的文盲率形成鲜明对比。

    据新华社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