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6年9月20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综合新闻
戈壁滩上的守望
——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2006-09-20
本报记者 赵飞鹏
    

    东风航天城有两处“圣地”,一处是载人航天发射场,一处是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航天城各处皆保密,遂以数字编号。烈士陵园位于9号和10号之间,被人们亲切地称为“9号半”。这里安息着672位为航天事业贡献了心血和生命的英烈。

    步入陵园,苍松翠柏掩映中,象征东风航天人扎根戈壁、志在太空的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如火箭直指苍穹。碑座下,安葬着聂荣臻元帅的骨灰。

    聂帅是发射中心官兵崇拜和尊敬的人,他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亲自主持领导了发射中心的创建,并先后4次亲临发射场坐镇指挥试验任务。1992年5月14日,聂帅在北京逝世,他的部分骨灰被家人带来,安葬在这有意义的大漠中,表达了聂帅对发射中心科技工作者的关爱和对航天事业发展的殷切期望。

    纪念碑的背后,672座花岗岩墓冢排成威武的军阵,向东南方10公里处的发射场投以永恒的注视。

    墓区第一排王来烈士的墓前放着鲜艳的绢花。藏黑的墓碑正中,从地下生长起一棵指头粗的小榆树,墓碑上刻着:王来, 1941年出生,1960年入伍,1965年10月20日为抢救战友牺牲。

    时光回溯到41年前的那一天。下午6时,某科研试验任务最后一次合练圆满完成。按照惯例,4辆加注车拖着槽罐里剩余的液氧驶往戈壁深处,泄除液氧。

    阀门拧开,液氧迅速汽化,在加注车旁升腾起一片白雾。前3台车顺利排空,第4台车剩余液氧即将排完,加注手王来招呼战友们整理装备准备返回。意外就在这时发生了!4号车的液氧洒进了一簇骆驼刺,骆驼刺迅速燃起大火,战士周孟山赶紧跑去灭火。可是,由于刚刚完成排氧任务,液氧在他的工作服上形成了一层汽化分子膜,沾到火星,火苗瞬间顺着他的衣服蹿了上来。

    王来拼着性命把战友的衣服扒下,身上同样沾满汽化分子的他顿时成了一支燃烧的“火炬”!

    身后就是战友和加注车,王来转身向戈壁滩深处跑去。跑了20多米后,王来倒下了,再也没有爬起来。他的身后,留下了38个焦黑的脚印。

    墓地的西区,发射测试站胡文全同志的墓前有人祭奠。香烟袅袅升起,萦绕着墓碑,仿佛诉说着这位把一生都献给了卫星发射测试工作的高级工程师的故事。

    1958年,胡文全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他是这所著名军事学院的首期毕业生。胡文全志愿来到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要为新生的中国导弹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才智。

    1962年,投入试验的某型号火箭使用了新型遥控设施。但地面站建在哪里合适,谁心里都没底。为了找到最佳距离,胡文全夏季顶酷暑,冬日冒严寒,一年四季在茫茫戈壁滩上做火焰衰减试验,终于使安全遥控站由距发射阵地90公里推进到4公里处。

    1980年,在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任务中,胡文全负责的系统设备老化,性能不稳。他冥思苦想,仔细排查,硬是从系统几十万个零部件中发现了应答机天线在弹壳上有一个螺钉松动,故障迎刃而解。

    靠着这种干劲,胡文全荣获4次科技成果奖、15次嘉奖、4次三等功和1次二等功。

    工作像磁石,吸引着胡文全,使他为之付出了全部心血。就在他来到大漠第28个年头的除夕,胡文全住进了医院。望着已经深度扩散的癌变切片,医生们惊呆了:“怎么不早些来呢?!”

    手术切除了他的胃、脾和淋巴,胡文全以极大的毅力同病魔斗争着,手术后三天他就下床坚持锻炼,病房里,他还和室里的同事探讨地面雷达该如何改进。几天后,他又昏迷了,从此再也没有醒来。

    672座墓冢中,有14座无名烈士墓。中心初建时,条件不具备,牺牲的烈士就葬在了戈壁滩上,墓牌是木头的,年代长久字迹就模糊难辨。后来回迁至陵园,就成了无名烈士。人们没有忘记他们,陵园管理员杜正礼老人说,无名烈士墓前的鲜花总是最多的。

    发射中心流传着一句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寂寞空旷、了无人烟的戈壁滩竟有如此魅力,让这些航天人的青春在这里激情燃烧后,年老时离开了,仍念念不忘要“回来”。

    卫星发射中心第四任主任徐明被誉为火箭将军。退休后回到北京,临终前他立下遗嘱:把骨灰送回戈壁滩。也许,这茫茫戈壁,留下了他太多太多的汗水和泪水。

    中心原副主任石荣屹,1987年2月离休了,老人舍不得离开这里。不能指导卫星发射了,那就看着火箭上天!6月的一天早上,人们在他每天散步的小路尽头发现,将军已静静地睡着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魂牵梦萦戈壁滩。

    西风渐起,伴随着穿过胡杨林的大漠风,逝去的英雄们倾听着发射场火箭腾飞的轰鸣;透过大漠的霞光,他们注视着祖国的火箭、卫星从这里飞向太空。

    走出烈士陵园,门前的石碑上刻着后人纪念英雄们的话:他们去了,生命的火焰化作太空永恒的星光,崇高的精神化作后来者不尽的力量源泉。他们活在我们心中!

    本报北京9月19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