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3月5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要闻
两会聚焦
代表委员提出建设性议案和提案
关注民生热点中的青年问题
2007-03-05
本报记者 朱丽亚 刘声
    

    来自江西和四川的两名青年志愿者在辽宁偏远的山村支教快两年了,他们忧心忡忡的是:眼看志愿服务快结束了,可工作依然没有着落。

    “国家应该从制度上给予青年志愿者就业一定的倾斜和关注!”3月3日下午,刚刚参加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开幕式的郁钧剑委员,在向记者讲述去年去辽宁调研时的经历时感慨万千。“像就业等民生热点问题,也是青年问题,这次两会上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委员说,去年两会上,“软实力”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而今年,贾庆林主席在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围绕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软实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问题”认真进行协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王晓秋委员认为,“软实力”首次写进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意义重大,国家软实力从根本上说是国民的素质,而青年人才对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国家软实力能否真正实现,取决于人才硬实力。

    民生热点中的青年问题

    继去年两会递交了关于制定《公平教育促进法》的建议后,全国人大代表王元成今年准备递交一份关于制定《社会公平法促进法》的议案。王元成认为,公正、公平的社会体制和环境对可塑性极强的青年人来说尤为重要,一个“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的社会,更有利于青年的成长。

    两会刚召开,记者就发现,民生热点中的青年问题,已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重要话题:青年人的就业问题、青年人的住房问题、青年人的教育问题、青年人的发展机会问题、青年人的道德问题等等。一些代表委员还提出了建设性的议案和提案。

    海飞、赵勇、田向利、崔波等委员递交提案,认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小学生的纸媒体阅读正在引起各国政府和有识人士的强烈关注。阅读需要“国家引导”。国家应成为中小学生阅读的第一把关人和第一推动者。

    几位委员说,在美国,国家教育机构为高中在校生开列了必读书目,并且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学生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他们的目的在于以这些作品展现“美国精神”和“美国价值”。几位委员建议:为了加强我国对中小学生阅读的引导,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的精神境界,在阅读中塑造“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国家应以第一把关人和第一推动者的身份进行“国家引导”,评选并推荐最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报刊。

    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会同其他代表递交了一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让田亮尽快返回国家队为国争光》的议案。韩德云说,他们将提请全国人大尽快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人才保护机制,对“打压”人才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有网友认为虽然拿田亮说事儿不一定恰当,但是对“打压”人才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观念却值得称许,它能够为青年的成长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人才硬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质量

    人才硬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质量,教育问题成为很多代表委员争论的焦点。

    一位委员说了这样一个案例:2006年,某知名大学法学院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国家司法考试中“全军覆没”,无一人过关。律师程明君认为这与该院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有很大的关系:“国家司法考试考的是法律知识的应用,他们不能通过不是法律知识不够丰富,而是语文知识不够丰富、知识面较为狭窄和人文精神较为欠缺,这使得他们难以精确地理解和运用法律。”

    王晓秋委员递交的另一份提案是关于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建议。王晓秋委员认为,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不利。他说:“现在大学提倡通识教育,开了很多选修课,实际上是在补高中的课。高中文理分科导致的后果就是,文科生往往缺少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理科生则缺少人文精神与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而青年人才除了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外,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缺一不可。”

    梁慧星委员认为:“我们培养的许多学生不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已经出现了一批没有吃苦耐劳精神、缺乏坚定信念的人。目前有一种说法,谁要是在北京读了博士还回家乡工作,就是人生的失败。全国各地需要那么多人才,但大量硕士、博士都挤在北京,不愿去西部、中部,不愿去小城市、中等城市,更不用说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因为怕吃苦!不少人不仅实践能力差,生活能力也很差,甚至不能适应社会、不能自己谋生。缺乏坚强的意志、毅力,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即使有书本知识、考高分,有什么用!”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文明

    10多年前留学美国的陈先生对刚去美国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记忆犹新:“我和两位老乡出去逛街,其中一位吃了香蕉后随手把皮丢在路上。一个美国人迎面走来,捡起香蕉皮,扔进了垃圾箱里。尽管他做得很自然,什么也没有说,但我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

    1998年回国工作的陈先生发现这并非偶然现象,尽管公司的职员大多是名校的硕士、博士,却常有用办公电话打越洋电话聊天、把文具拿去送女朋友的事情发生,甚至有人上厕所从来不冲马桶,最后公司只得专门雇了一个人冲马桶。

    2006年10月,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部署《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落实工作,陈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这些都应该是从青少年时期就培养的好习惯,而我们现在还在补课,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有问题。”

    王晓秋委员认为,这与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忽视德育,或者说口头上重视实际上不够重视德育不无关系。今年两会,他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提案,希望高校教育把“德”放在“智”之前。他认为,大学生的德育包括两部分,一是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另一部分就是日常的伦理道德和行为习惯。

    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4周年。王晓秋委员认为,44年来感动中国的新人物,几乎都与雷锋精神有关,几乎都是感动时代的青年人。如倾其所有长期资助贫困学生的深圳歌手丛飞、无微不至关怀艾滋病人的好医生桂希恩、无怨无悔为6位乡亲养老送终的林秀贞、艰苦卓绝的大凉山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

    “塑造什么样的时代典型,引导什么样的主流文化,是需要我们社会各界深入思考的!”

    全国政协委员赵启正对很多青年喜爱韩剧有一番独特的见解。他说,韩剧风行中国靠的是什么?除了文化源头都是儒家文化的内核,中国人易于接受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韩剧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渴求积极、乐观、向上并向善的心理。如果韩剧总是没完没了地讲述变态、畸形的故事,不论剧里女人多漂亮,男人多英俊,观众肯定早就倒了胃口。

    他说,表面上,韩剧不过就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但在其后面做支撑的是,善待和保护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并深入挖掘文化中体现出来的美好一面。比如,剧中体现尊老的习俗,生活中也如此;而源于中国的端午节,被韩国人以“江陵端午祭”的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被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创造适合青少年特点和个性需求的文化产品,与培养有创造性的青年文化人才同等重要和急迫。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