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7年4月9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小调查
首页->> 中国青年报->> 国际
漂洋过海到中国“下乡”
日本青年志愿者在中国的“知青”生活
2007-03-15
本报记者 戴长澜
    与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对出去工作嗤之以鼻的日本50多万“NEET”一族相比,名嘉真麻希应该算是与日本这一庞大的“垮族”唱反调的传奇人物。(记者注:“NEET”是英文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 的缩略语,意指不工作、不上学、不参加培训)。

    在日本一家设计师事务所干过5年,在墨西哥待过两年,并曾远赴欧洲工作和学习,名嘉真麻希来中国前的履历很是丰富。一年多以前,她向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提出申请,要求作为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员,被派往海外参加志愿服务。名嘉真的申请得到了JICA的批准,2006年3月30日,她如愿以偿地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湖南省攸县志愿服务。

    在距湖南攸县县城15公里,距地级市株洲100多公里的一所职业学校里,记者见到了名嘉真。

    名嘉真讲课让中国学生想“飞”

    名嘉真毕业于日本的最高艺术学府东京艺术大学的油画专业。现在,她在中国湖南省株洲市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教授美术设计,志愿服务对象是该校二三年级的120多名学生。

    在名嘉真看来,作为老师,不仅仅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画好一幅作品,更重要的应是让学生掌握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她说:“美术设计不仅仅需要用手来勾画,更需要用大脑去思考。”

    刚到攸县时,名嘉真到县城去寻找设计方面的素材,想收集一些产品包装物,或者某些商品的商标和标识等,好把这些东西作为教学辅助资料。但在这个中国小县城,名嘉真走进商店、超市、杂货铺,却很难找到她所需要的包装设计产品标识,她的心凉了半截:这里竟是一个“没有设计”的地方!

    此后,她非常珍惜自己所收集到的一切包装设计产品:在超市里买生活用品带回的塑料袋、印有屈臣氏英文字样的包装袋、她利用假期看望在菲律宾志愿服务的男友时带回的黄色包装袋、在攸县邮局买到的印有中国特快专递字样的纸袋……这些,都让她如获至宝。

    3月8日,在攸县,简陋的教室里坐着37名中专二年级学生。这一天,是寒假开学以来,名嘉真给她的学生们上的第一堂美术设计课。

    “请同学们画一幅脸谱自画像。”名嘉真用半生不熟的中文给她的学生们布置着课堂作业,并在黑板上用中文写着板书。当板书书写出现错误时,有学生会给她纠正,这时她会转过身来面对大家,眼睛眯成一道缝儿,说声“对不起”。

    “画完的同学,请再画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37名学生又开始在课堂上各显神通,有画小猪小猫小狗的,也有画向日葵、荷花的。

    不一会儿,学生们就画完了,这时名嘉真又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请同学们把刚才画的两幅画合二为一,画一个整体自画像。”话音刚落,教室里传来惊奇的一声“啊”字。几分钟过后,同学们的大作纷纷出炉:有长着猪耳朵猪鼻子、梳着两个小辫儿的青春少女;有狗头上梳着“板寸”的“犬子”;有娇艳的葵花上露出一张长满青春痘的脸……

    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

    这时,名嘉真对同学们说:“这就是创意设计理念。同学们现在创作的就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标识,这种标识是独一无二的。”

    一位同学这样形容他的感受:“很轻松,没有说教,让人感到很快乐。名嘉真老师的一些奇思妙想,总会让我有种‘想飞’的感觉。”

    该校美术老师张海波说:“名嘉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她重视创意思想,重视学生们的感受,值得我们中方老师去借鉴。”

    当今,很多日本青少年追求安逸生活,以自我为中心,以快意、有趣为人生目标,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缺乏责任感。名嘉真却选择来到中国志愿服务,辛勤工作,以苦为乐。当记者向名嘉真谈起日本时下流行的“NEET”一族时,名嘉真有些黯然地说:“连远离日本的中国人都知道有很多日本青少年不工作、不学习,作为一名日本青年,我感到很羞愧。”

    在中国快乐践行“三同主义”

    名嘉真说,她自己也曾经苦闷过。刚到攸县时,她没有想到她看到的中国与她想象中的中国有一定的差距。如今,她已经非常适应在攸县的生活:穿着打扮从简,住简陋的房子,吃在日本时从不吃的辛辣食品。她还放弃了自己曾经钟爱的油画,改学“中国山水画”。

    除了名嘉真,还有两名日本协力队员在株洲市参加志愿服务,石原弓子在株洲市妇联办的一家幼儿园工作;藤原由纪在株洲市自来水公司幼儿园志愿服务。再过一个月,石原的服务期就满了;而藤原,两个星期后就将期满回国。

    两年前刚到株洲时,石原和藤原都不会说中国话,如今两人不但能用普通话与中国人沟通,还能自如地说出几句株洲方言。

    从表面上看,石原像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儿,似乎有些少言寡语;但当一群活宝般的孩子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的活跃程度能让你目瞪口呆。她把最流行的日本儿童歌曲编译成中文,教给这里的中国孩子,孩子们围着她又唱又跳,快乐无比;她则努力地配合着孩子们,舞之蹈之,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藤原不但普通话、湖南方言说得地道,还会写一手规范的中国字。她的教案全部用中文书写,整整齐齐,字体自成一家,很有“铅字感”。

    远在异乡的人难免有时会感到孤独,志愿者也不例外。在名嘉真看来,与日本的县市相比,攸县算是一处穷乡僻壤。在这里,她有时会感到“知音难觅”,头脑发热时也曾想过打包回国。但当一切都适应了之后,她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她的中国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成长。

    与名嘉真相比,石原和藤原算是“幸运”的,她们两人的工作地点都在株洲市里,相互间离得很近,因此常常相聚。今年春节,石原就是与藤原一起度过的。

    名嘉真、石原和藤原,在异国他乡积极并快乐地践行着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的座右铭“三同主义”:与受助国人民同生活、同思考、同工作。

    日本青年志愿者是中日友好的使者

    青年海外协力队,是日本政府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无偿派遣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年轻志愿人员的事业,旨在促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目的是与接受国人民融为一体,为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员在中国所从事的工作,涉及工业、农业、林业、水产业以及文教、卫生等领域,专业达40余种。近年来,邀请青年海外协力队员的单位急剧增加,积极性愈来愈高,而且涉及的专业更加广泛。

    在名嘉真志愿服务的学校里,校长颜学勤就向记者表达了学校需要更多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员的愿望。他们打算再向JICA申请一名理工专业的协力队员来校工作。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杨正文,也希望日方为医院派遣协力队员,或者为医院增添医疗设备。2002年,“日本利民工程无偿援助”项目在该医院启动,日本政府向该院无偿赠送了一部救护车。这部救护车作为“流动医院”,定期穿行于当地贫困山区。5年来,“流动医院”共下乡下社区151次,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为提高当地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群众预防疾病能力发挥了作用。

    据了解,1965年,日本创立了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派遣志愿人员。1974年,实施日本政府开发援助计划(ODA)的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现在的JICA)成立后,青年海外协力队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1986年,日本首次派遣两名协力队员到中国志愿服务;20年来,已有600多人次日本青年志愿者到中国志愿服务。湖南省迄今共邀请了68名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员,邀请人数在全国位居前列,目前在湖南省志愿服务的协力队员就有9名。

    湖南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处处长鲁华,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从事引进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员的工作。20年来,鲁华目睹了协力队员作为中日友好的使者,为中日两国间文化、科技、教育和人才的交流作出的突出贡献。她说,来华服务的日本青年志愿者应该至少具备3个条件:首先是对中国友好,愿意为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作出贡献;其次是性格开朗,容易与人沟通;第三,要有一技之长。“日本青年志愿者来华服务,其意义并不在于服务本身,而是日本青年对中日友好事业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中日两国青年彼此之间应该以各种方式加强理解和信任。”鲁华说。

    本报北京3月14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