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塞林格算不上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除了《麦田守望者》读起来完整顺畅,他的《九故事》《弗兰妮与祖伊》就像灵光碎片,不费点心思无法拿捏出明晰的轮廓。在国内首次正式出版的《弗兰妮与祖伊》里可以看到,塞林格压根儿就没把讲故事当做是自己的追求。全书通篇都由对话组成,正如他的夫子自道:“丑话说在前头,我即将献给各位的根本不是什么短篇小说,而是有点像家庭自拍录像一样的东西。”(《祖伊》)他追求的正是萨特那样的风格,把思想融入“故事”。
《弗兰妮与祖伊》由《弗兰妮》和《祖伊》两个相互有关联的中短篇小说组成。《弗兰妮》中,美丽漂亮的弗兰妮在一个周末赶到耶鲁大学和男朋友约会,无法忍受男友长篇大论的迂腐论说,产生强烈的恶心之感而再次陷入精神危机,在餐厅里莫名其妙地晕倒。《祖伊》中,比弗兰妮大五岁的个性叛逆的祖伊,从小就厌烦比他大十多岁的大哥西摩和二哥巴蒂将一大堆宗教、哲学方面的书籍塞给他读,长大后不顾家人的反对当了演员。弗兰妮晕倒后,他们的母亲担心女儿脑子出了什么问题,让祖伊去了解情况,于是展开了一场精彩的精神危机的分析与思考。
格拉斯家族七兄妹通常都被塞林格拿来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说了解了七兄妹才能真正了解塞林格。大哥西摩在佛罗里达跟妻子一起度假时自杀;二哥巴蒂是一所纽约州北部女子大学的“驻校作家”,一个人生活,住在一所没有过冬设备,也没有通电的房子里;老三波波已婚,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老四老五是一对双胞胎沃特和维克,沃特随占领军驻扎在日本死于一次诡异的爆炸,维克是个罗马天主教神甫;弗兰妮与祖伊正是其中的老六和最小的妹妹。与这个格拉斯家族七兄妹相关的故事还有《九故事》中的第一篇《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和《木匠,把房梁抬高/西摩小传》。
《弗兰妮》和《祖伊》又相对独立,简单化来说是分别表达了“绝望”和“希望”两种境界。弗兰妮本来是兴冲冲地跑来跟男友约会,但见面后,她忍不住有一种强烈的异己感,男友赖恩大谈特谈他的论文,对弗兰妮形成强大的话语压迫,“如果一个人独霸话语权超过一刻钟,并且相信自己已经进入了一个只要开口就不会出错的状态,那么他说话的样子就会和现在的赖尔一模一样。”这种压迫,正是一种强大的学院化和固有的知识界带来的压力的缩编版,它们进一步将已陷入精神危机的弗兰妮逼入绝境,“我受够了这些老学究和自以为是的聪明蛋们,我简直要喊救命”。弗兰妮对此感到无比恶心,并最终导致她的昏厥。恶心,是叛逆者的无奈选择,弗兰妮叛逆的激情让她对外界的思想“压迫”愤恨不已,“昏厥”简直就是叛逆者难逃的宿命。
但是,“一个贪婪于物质财富的人——甚至是知识财富——跟一个贪婪于精神财富的人没有什么区别”,“历史上百分之九十的愤世嫉俗的圣人基本上就跟我们其余的人一样贪得无厌,一样面目可憎”,塞林格这样认为。他对精神的叛逆者也是很怀疑的,虚假的怀疑者也是可憎的。
叛逆者很容易走上绝望的不归路,恶心很快会演变成悲观厌世,由怀疑一切走向心灵的虚无。弗兰妮几次昏倒,自闭,绝食,几近崩溃的边缘。与她同样愤世嫉俗的哥哥祖伊站出来了,他企图用自己的经验来和弗兰妮一同寻找解救之路。而祖伊在让他感到厌烦的两位大哥的房间里突然领悟了,他看到了门背后凌乱的字迹,这是些混乱的名言名句,大都来自东方如印度、日本、中国,依稀能看出是接近类似禅宗的思想——这正是现实中的塞林格最后的倾心之所。叛逆者追求的不是对外界的一味反抗,而是要关心自己内心的完美,关心自己追求的智慧,人类最佳的境界就是在宁静之中去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是焦灼地对抗。
或许这就是塞林格找到的叛逆者的归宿:宁静、智慧和禅宗。叛逆的激情不能时刻保持炽热的燃烧状态,内心的平静会让叛逆者重新找到心灵的方向。《弗兰妮与祖伊》[美]塞林格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