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流行语凸显“民生”
本届流行语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六家机构联合发布。这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有声、网络三大媒体分中心首次联袂发布“2007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与“2006年度报纸、广播电视十大流行语”相比较,2007年由11类增加至12类流行语。原有的综合类、国内时政类、国际时政类、经济类、科技类、社会生活类、文化娱乐类设置不变。2006年的体育类、医疗卫生类、自然灾害专题、台湾专题由2007年的教育类、奥运专题、金融专题、构建和谐社会专题、民生专题代之。
“民生”一词在2007年综合类流行语中排名第三。与“民生”相关的大量流行语促使了“民生”专题的首次设立。今年“民生”问题的解决反映在方方面面,住有“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则跻身综合类十大流行语之列;行有“交强险费率浮动”;医,城区有“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有“农村合作医疗”;用,有“手机单向收费”;税有“个税起征点”;农有“农村低保”、“惠农政策”;新“法定节假日”尊重传统文化,顺应民意;首个“民生净福利指标”彰显人本执政理念。
“和谐社会”是2006年“中国报纸、广播电视十大流行语”综合类排名第一的流行语。今年的“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则进一步设立了“构建和谐社会”专题。2007年,“生态文明”新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定位“服务型政府”、组建“预防腐败局”促进官民和谐;“轨道交通”建设、“低生活保障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促进城市和谐;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和谐;“劳动合同法”、“带薪休假”促进工薪阶层和谐。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成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师范生免费教育”重回校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保障,贫困生入学有了“绿色通道”,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教育公平;高等学校着力开展“创业教育”,中小学大力推广“校园集体舞”,表明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深入地贯彻。“助学贷款”的还贷考验着学子们的诚信,“港校”的竞争则给国内高校带来压力。“网游防沉迷系统”喊出了拒绝沉迷,健康上网的口号,教育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
今年金融市场的波澜壮阔促使“金融专题”在经济类流行语外“另立门户”。央行六次“加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QDII基金、股指期货、认沽权证、第三方存管、次级抵押贷款、理财产品这些专业术语在今年迅速流行于民间;全民养“基”养出了“基民”;全民炒股炒出了“新股民”;“荣升”至综合类流行语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数据更是刺激着政府和普通老百姓的神经。
“倒计时一周年”了,08北京奥运会成为2007年体育类文本的最大主题。“奥运专题”暂时取代了“体育类”。“奥运火炬手”高高位列综合类流行语中。“上海特奥会”是规模创历届之最。“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检验了北京奥运的软硬件。“金镶玉”奖牌样式、“祥云”“奥运火炬”样式、全球“奥运火炬”接力传递计划路线在今年正式发布。“奥运门票”境内开售,一票难求。奥运志愿者手腕的“微笑圈”和各城市“无车日”活动都在充分证明,中国为即将到来的奥运会认真而全方位地准备着。
年度媒体流行语真实反映并高度概括了一年当中的国内政策举措、社会重大事件、百姓关注焦点以及国际风云变幻。跟踪流行语,正是跟踪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和方向。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